
甲亢哥直播了文和友的尴尬

同样是网红打卡点,胖东来和文和友处于截然相反的局面。
一直以网红打卡为重要标签的文和友近日迎来了全球顶级网红之一的甲亢哥,但国际化机遇不仅没把握住,反而在上千万网友面前直播了一场“尴尬”,一夜之间被3000多条差评包围。
看来文和友需要接受一下胖东来的调改了。
甲亢哥打卡后,文和友被差评淹没了
YouTube网红甲亢哥的中国行最后一站是湖南长沙,只不过旅途的结尾却收到了最多的差评。在长沙,作为全球顶级网红甲亢哥也不能免俗参与了长沙网红店文和友的打卡。
只不过这场本就充满“设计感”的网红打卡之旅,似乎从一开始就显得节奏不对,直到“绿衣男子”的出现彻底将尴尬值拉满。
当晚甲亢哥在文和友直播时,一位突然出现的“绿衣男子”强行挤开陪伴甲亢哥行走多地的荣昌鹅哥,并威胁对方让座,“I am boss,I am boss!我也是做餐饮的,请相互尊重,你可以起来一下,我要介绍一下,不然我明天就去重庆堵你。”据了解该男子为文和友联合创始人翁东华。
当然不止挤开荣昌鹅哥,翁东华还在在甲亢哥明确表示对shellfish过敏时,大声呵斥“no,no,no!”
存在感过强的翁东华在社交媒体引发巨大的负面舆情,不少网友将其视为“文和友”的代表,在餐饮点评网站发布大量相关差评。过去两天,长沙文和友海信广场店在点评网上收到数千条差评。
文和友是如何成长为超级网红的
“网红”似乎成为了文和友身上难以揭去的标签,只不过从早期的上万人取号整日排队,再到如今因YouTube网红一夜之间声名狼藉,文和友因“网红”起也因“网红”衰。
最早文和友的前身是街边的炸串摊。2010年,创始人文宾带着仅有的5000元积蓄辞职创业,在坡子街支起一辆手推车,专卖炸排骨。一年后炸串摊变成了炸串店,文斌和合伙人杨干军一起创办“文和友老长沙油炸社”,当时就开始主打怀旧风的小店生意兴隆,后续在综艺节目《天天向上》的加持下成为全国小有名气的餐厅。
2018年“文和友”进一步扩张,也拥有了更大的目标——“中国迪士尼”,创始人文宾多次表示,“当一个人到了陌生的城市,不知道去哪里吃、去哪里玩儿而且时间有限的时候,就会想到去文和友。”
上文中甲亢哥直播的地点就是位于长沙海信广场占地2万㎡的“超级文和友”。延续之前炸串店的风格,超级文和友将复古风进一步发扬光大,从老店招到怀旧街区,这里处处是市井文化的符号,但事实又与真正的市井背道而驰。
超级文和友成为了真正的网红,全国各地的网红、博主、游客纷至沓来,排队变成了日常,拍照打卡超越炸串小龙虾成为了文和友真正的“价值”。
顶着网红餐饮标签的文和友在2021年前后盛极一时,不仅成为长沙新消费的标杆,更是掀起了全国效仿的热潮。
在这种风潮中,文和友的身价水涨船高,甚至一度有上市传闻。
2021年据36氪报道,网红餐饮品牌“文和友”先后获得B轮、C轮融资。B轮投资方为红杉中国基金、IDG、华平资本,金额为5亿人民币,C轮投资方同样包括红杉中国基金。两轮融资过后,文和友估值超过100亿元。但2021年6月17日,文和友在其微信公众号中发文称,“确实融了些资,但是B轮都还没搞完,哪来的C轮。”
2020年7月,广州文和友在天河区太古汇旁开始营业;2021年4月,深圳文和友开业,队伍排出了几公里开外,线上取号接近6万桌。
“伪市井风”退潮,网红品牌认知回归
若按照网红的生命周期来看,文和友某种程度上已经算“长红”,毕竟许多新消费餐饮的生命周期往往是以年甚至月来标记的。
只不过近些年曾经“苦恼并快乐”的文和友真正遇到了“流量危机”,合伙人在甲亢哥直播中的各种表现某种程度上也展示了文和友的流量焦虑。
文和友的“网红”吸引力却并未在广东地区兑现,据南方财经全媒体报道,自2020年开业以来,广州文和友经历了多次商户调整、业态转型以及客流量持续下滑。至2024年底,其闭店率已超80%,今年2月春节休市后,广州文和友彻底闭店。“文和友”品牌只剩下长沙总部和深圳版。
此外,天眼查APP显示,文和友的融资历程至今停留在2021年的B轮,此后再无相关信息。
而在近两年,大众和资本对于新消费与复古风餐饮的追逐也渐渐退潮,“伪市井风”的网红滤镜终究无法掩盖餐饮食品不够过硬的事实。和当初复古风吹满地的大众reaction不同,“量少价高性价比低”、“就餐体验不佳”等问题成为围绕在文和友上的新标签。
另一面,以胖东来为代表的一种“新网红”正在崛起。从这个角度来看,从文和友到胖东来,大众对于“网红”的取向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这一面是时代的趋势,另一面也是餐饮行业的价值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