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刹不住的车不配叫性能车 莲花高管放狠话 老车主嗤之以鼻

访客 2025-04-27 16:19:04 89592
刹不住的车不配叫性能车 莲花高管放狠话 老车主嗤之以鼻摘要: 刹不住的车不配叫性能车!操控跟不上马力,就是马路杀手!……在刚刚过去的2025上海车展上,莲花(原路特斯品牌)高管火力全开。该...

刹不住的车不配叫性能车!

刹不住的车不配叫性能车 莲花高管放狠话 老车主嗤之以鼻

操控跟不上马力,就是马路杀手!

……

在刚刚过去的2025上海车展上,莲花(原路特斯品牌)高管火力全开。该高管总结:真正的三大跑车,只有法拉利、保时捷、莲花。此番表态再次引发公众对莲花跑车的讨论,更让那些被莲花伤过的车主们嗤之以鼻。

尽管自诩与法拉利和保时捷齐名,但莲花销量却只是保时捷的零头——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莲花品牌交付12134辆车,而保时捷交付310718辆,前者仅为后者的3.9%。

今年以来,莲花的风评不佳,其先后陷入多起风波,包括改名、新款降价背刺老车主等等。有车评人直言,定位超跑的莲花地位很尴尬,往前看不见保时捷的尾灯,往后看小米已近在咫尺,这场豪车保卫战将异常艰难。

支持国产豪车的韭菜们

今年2月,吉利旗下豪华汽车品牌莲花推出了两款新品——ELETRE夏花和EMEYA繁花,起售价分别由老款的72.8万元和66.8万元降到了54.8万元和52.8万元,这一举动让曾花费近百万元提车不久的老车主们难以接受,吐槽愈演愈烈。

莲花官方随即发布致车主的一封信,回应了关于降价、车型中文名不好等诸多问题,时任莲花中国区总裁毛京波在公开信中表示,我们意识到与用户的前置沟通做得不到位,对此我们深表歉意。

但没有更多实质性的补偿却让老车主们再次火冒三丈,不久毛京波小红书账号注销,本人也从莲花中国总裁调任莲花科技CSO,这被认为是官方面对老车主要求毛京波下课的一种回应。

时间已经过去两个月,仍有不少老车主对此事怨声载道。车主白告诉新浪科技,自己去年7月提车,过完年就被莲花官方背刺,直接损失20余万。他表示,自己在购车时,销售明确提到公司CEO说不会降价,但随着官宣降价之后,再找销售询问时,该销售已经辞职。落地93万的车,半年时间只要70万了,而且新款还多一个流媒体后视镜,价值1.3万。

实际上,老车主们有个共同点,都是在购车时相信了莲花不降价的宣传。他们中有人自嘲,支持国产豪车品牌,没想到会被当作韭菜。实际上,新车价格暴跌导致老车主的二手车残值大幅下跌,影响了用户对于品牌的忠诚度。

因此,当上海车展上,莲花高管再次高调官宣时,老车主们自然嗤之以鼻。

过去一年净亏11亿美元

不仅仅是毛京波,莲花高管对于国内高端纯电市场的价格战误判也导致了如今的情况。

半年多前,莲花CEO冯擎峰表示:随着价格战日渐升级,产品与技术的快速迭代,价格管理和品牌口碑管理失控的车企,无疑会增加用户的持有焦虑和购买顾虑。行业快速发展时,更要回归本源、提升品质、专注性能,这才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也是我们坚守莲花不降价这个底线的原因。不过目前,冯擎峰本人已经删除该条微博内容。

数据显示,莲花品牌2024年交付12134辆车,但定位与保时捷品牌2024年共交付310718辆,前者为后者的3.9%,双方差距十分明显。

此外,今年以来,随着小米SU7 Ultra的52.99万元售价公布,莲花品牌曾经对外宣称的性能、外观、驾控等各方面产品力均受到挑战。并且在国内市场,小米SU7 Ultra以接近莲花的市场售价(52.99万元),开售?2小时内大定突破1万台?,72小时内大定达1.9万台,锁单量超1万台,快速实现全年1万台的销量目标,吸引到不少用户。

业内人士认为,正是因为新旧造车阵营的对手们先后发力,或许才促成了莲花的降价和背刺老车主。

不过如今,即便降价促销售,莲花的压力依然很大。

根据财报,莲花2024年营收9.2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6.79亿美元增长36%。2024年全年净亏损1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净亏损7.36亿美元增长48%;Adjusted EBITDA为-9.6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6.93亿美元增长39%。且毛利和毛利率方面均有下降,毛利为290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亿美元下降71%;毛利率为3%,上年同期的毛利率为15%。

截至发稿,莲花品牌股价为1.32美元,较一年来最高值13.85美元已下跌90.5%。

豪车在忧,类比豪车可能会更愁

此次上海车展,由于兰博基尼、玛莎拉蒂、劳斯莱斯等超豪华品牌的缺席,保时捷、宾利、莲花无疑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但在汽车价格战和新能源大战中,莲花品牌在国内的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

行业分析师张书乐认为,吉利的豪车品牌莲花并没有获得突出的成果。从曾经不降价承诺到如今再宣传自己是真正的跑车,目的是给老车主一种保值感,确保在换代升级中具有粉丝黏性。但这种固粉打法,必须是长期主义。而豪车的溢价空间又太大,友商的竞争又太猛,这是莲花目前最需直面的挑战。

他认为,除了当下的宣传内容转变和高管变化之外,莲花汽车或许还需要搞清楚——豪车在智能汽车时代到底靠什么来维系豪字,尤其是更多如小米这样的品牌在各种体验上都在追赶、追平豪车,甚至许多服务是豪车所不具备的,这些都让豪车品牌越来越坐不住。

总之,豪车都在忧,类比豪车的品牌可能会更愁。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