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PD-1江湖变天!百济成“靶子”,康方“拼刺刀”,信达恒瑞“守擂”,复宏汉霖异军突起

访客 2025-04-29 10:48:42 1853
PD-1江湖变天!百济成“靶子”,康方“拼刺刀”,信达恒瑞“守擂”,复宏汉霖异军突起摘要: 图源:豆包近日,两则消息再度将PD-1这一曾经的内卷代名词推上行业热搜榜:一则是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成为“头对头”的热门对象;另一则是,康方生物“头对头”战胜...

PD-1江湖变天!百济成“靶子”,康方“拼刺刀”,信达恒瑞“守擂”,复宏汉霖异军突起

图源:豆包

近日,两则消息再度将PD-1这一曾经的内卷代名词推上行业热搜榜:

一则是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成为“头对头”的热门对象;另一则是,康方生物“头对头”战胜K药,其海外合作方Summit却遭华尔街用36%暴跌回应。

三年前,中国PD-(L)1江湖形成新格局:百济神州和信达生物攻占市场份额高地,恒瑞退守第三把交椅,君实生物、复宏汉霖凭差异化路线加速追赶。

三年来,国内PD-(L)1陷入激烈的存量竞争,出海成为寻找新增量的必由之路。迄今,中国PD-1在美获批数量达到三款,分别来自百济、君实、正大天晴/康方。

在本土PD-(L)1纷纷出海的火爆态势之下,兼具“深受国际认可的国际多中心临床数据+在欧美市场获批大适应证”头衔的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成了国产“头对头”标靶。而与康方双抗挑战K药OS数据遭疑一事结合来看,一记新的惊雷响起:在头对头的“高端局”里,中国PD-(L)1竞争是否会陷入新一场内卷泡沫之中?

“围剿”替雷利珠背后,国产PD-(L)1江湖生变

2025年的中国PD-(L)1江湖,硝烟愈浓。

IQVIA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市场已集聚23款“刀剑”,包括15款PD-1(其中2个为双抗CTLA4/PD-1和1个VEGF-A/PD-1)与8款PD-L1短兵相接,覆盖十余个瘤种及泛瘤种战场。

近期,作为国产PD-1“四小龙”之一的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百泽安)正身处风暴中心:先是一个月前突入K药腹地,凭借深受全球认可的国际多中心临床数据,斩获食管鳞癌一线治疗美国获批;随后在康方发起的依沃西单抗III期临床对决中,又被作为“头对头”研究对象,结果显示,依沃西单抗的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显著获益和重大临床获益。

“深受国际认可的国际多中心临床数据+在欧美市场获批大适应证”,头戴两大光环的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正在成为PD-(L)1——这块本土创新药最原始创新阵地的江湖之争中,“靶子”一样的存在。

而据IQVIA发布的《2024下半年中国PD-(L)1市场回顾》,替雷利珠单抗以适应证数量和市场份额双高,夺下“铁王座”。

而在“铁王座”之下,一片暗流涌动。

回望国产PD-(L)1商业化最初争霸年代,恒瑞卡瑞利珠单抗与最早进入医保的信达信迪利单抗联手割据半壁江山。其中,卡瑞利珠单抗夺得市场份额与适应证“双赢”,就像曾经市场上流传的一句话:“PD-1的命门,就是适应证。但只要恒瑞选择做哪一靶点、哪一适应证,其他人都会慎重考虑一下。”

不过,战局在2021年迎来分水岭。曾经的“适应证霸主”恒瑞,在医保价格战中遭遇滑铁卢——卡瑞利珠单抗以“断腕式”降价冲击“以价换量”,却因回报失衡导致当年销售额大幅下滑。这场价格战意外为后来者撕开突围缺口:百济替雷利珠单抗和君实特瑞普利单抗开始蓄力反超。前者自2021年起显露在肺癌领域的“霸主”潜力,后者则在当年的医保谈判中成为了国家医保目录中唯一用于黑色素瘤和鼻咽癌治疗的抗PD-1单抗药物。

硝烟中,信达信迪利单抗始终稳守阵地。不仅与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一样,一直保持适应证医保准入“能进则进”的思路,还在肝癌和胃癌领域占据高地。最终,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国产PD-(L)1江湖格局终现分野:百济与信达共执半壁江山,恒瑞退守第三把交椅,君实则借差异化路线加速追赶。江湖边缘的暗战同样惊心动魄。当主战场陷入红海厮杀,一批高举“差异化”大旗的后来者正开辟新战线:复宏汉霖斯鲁利单抗选择MSI-H实体瘤适应证首发上市,硬生生在“四小龙”的铁幕上撕开裂缝,直取国产市场份额第五席位;康宁杰瑞/思路迪/先声药业PD-L1抗体恩沃利珠单抗则是首个皮下注射PD-L1,首个商业化完整年取得5.67亿元销售额。而在激烈战局下,在国内拿下“大而全”的适应证、同时成功闯关欧美市场的替雷利珠单抗,成为了下一代国产PD-(L)1战局的核心标靶。不仅是康方依沃西,齐鲁首个抗PD-1和抗CTLA-4的双功能组合抗体艾帕洛利托沃瑞利单抗也拿替雷利珠单抗当非小细胞肺癌的“头对头”对象。如果说几年前的PD-(L)1江湖还是“适应证为王”,如今当战场迈入激烈的存量时代,在PD-(L)1单抗基础上创新的双抗、联合疗法们,逐步将火力聚焦到了“头对头厮杀”上,而从当前各家药企们选择的对象来看,“头对头”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为挣脱存量竞争、出海寻增量打预备战。

新战事下的舍与得

当本土战事陷入胶着,远征海外成为寻找新增量的必由之路。

国产PD-(L)1军团的抢滩战术不尽相同:君实特瑞普利单抗率先登陆美国市场仍以小适应证——鼻咽癌切入;百济替雷利珠单抗则携两大与K药重叠的适应证——食管鳞癌和胃癌重炮开路,继在血液肿瘤领域硬刚艾伯维后,又即将在实体瘤领域大战默沙东。

时间来到2025年,康方生物与正大天晴合作的PD-1单抗派安普利单抗也成功登陆美国市场。复宏汉霖的斯鲁利单抗则以小细胞肺癌适应证为跳板,在欧洲大陆升起战旗。

不过,在白热化的本土PD-(L)1战场,生死竞速从未停歇,有人断腕求生,有人剑走偏锋。

曾经的嘉和生物,遭遇“首个被CDE拒批上市的PD-1”事件,并未一蹶不振,反而在今年携PD-1/VEGF/CTLA-4三抗、CK3/CD20双抗等新一代创新产品与亿腾医药合体重生。另一家老牌药企誉衡药业则上演壮士断腕,剥离PD-1资产后扣非归母净利润达1.83亿元,暴增243.42%。

“四小龙”阵营中,信达生物的也完成了决绝转身——其PD-1虽在本土厮杀中稳居头部,却在出海时遭遇“滑铁卢”。如今押注在胰腺癌取得突破的CLDN18.2 ADC IBI343、挑战K药的PD-1/IL-2双抗IBI363等10项管线进入全球开发,2030年剑指5项三期临床的豪赌,也将战火引向创新价值更高的战场。

不过,出海固然“诱人”,例如传奇生物与强生合作的CAR-T西达基奥仑赛在2024年大卖9.63亿美元;和黄医药与武田合作的呋喹替尼全年在中国以外市场实现销售额2.9亿美元,远超其在国内市场的2021-2023年销售总额。

然而,在实体瘤方面,脱离TOP级跨国药企的商业化加持,对于中国创新药的海外商业化始终是一道难关。“四小龙”之一的君实特瑞普利单抗,作为最早在美国市场获批的国产PD-1,其销售额结果似乎还差点意思,2024年1月开启商业化,全年销售额却仅几千万美元。

OS数据如何获认可同样艰难。尽管康方依沃西凭PFS优势在国内一路过关斩将,其海外伙伴Summit却因OS数据遭疑暴跌36%。有分析认为,康方生物释放的数据“目前只是基于中国患者的数据显示临床生存获益,可能低于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市场波动时好时坏,可能康方生物需要等待最终OS数据以及涉及到欧美患者临床数据来证明是否能够真正意义上打败K药。”

总结来看,几乎没有第二个靶点如PD-(L)1一般具有代表性——从靶点内卷到全球征伐的生死局,最终在PD-1赛道完成周期轮回。本土PD-(L)1江湖争霸的每一幕都在给中国药企敲响警钟,不要再重复PD-(L)1的轮回,要敢于放弃短期红利,聚焦临床价值,才能在产业周期动荡之中站稳脚跟。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