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金暴涨前夜,“聪明钱”看到了什么?

用“疯狂”二字来形容今年以来黄金的涨势并不为过。
今年一季度,金价上涨约19%,如此同期涨幅在历史上极为罕见,超越这一涨幅的时期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和1972至1974年间。
进入二季度,黄金价格更是以近乎垂直的曲线持续攀升,最高价一度突破3500美元/盎司,上演了一场暴涨的狂欢盛宴。
随着金价屡创新高,以黄金ETF华夏(518850)、黄金股ETF(159562)为代表的黄金主题ETF,作为连接黄金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桥梁,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据Wind统计,截至4月18日,全市场黄金主题ETF资产规模合计达1451.05亿元,较2024年末的704.42亿元增长超一倍;从资金流入情况来看,今年年初至4月18日,全市场黄金主题ETF合计“吸金”规模超过510亿元。
黄金市场此番热度居高不下,除了美国肆意加征关税、美元持续疲软等因素外,全球央行与众多机构投资者纷纷入场增持黄金,更是推动这一轮金价上涨的关键力量。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2024年全球央行黄金购买量达1044.6吨,较2023年增长约5%,今年一季度购金量为289吨,延续强劲增持势头。其中,中国央行连续五个月增持黄金,今年3月末黄金储备达7370万盎司(约2292.33吨),创历史新高。
资金的涌入,在推高金价的同时,也间接推动着相关产品净值的上涨。
01 金价放大器
据Wind统计,全市场黄金ETF年初以来的涨幅普遍超过了30%,并呈现出涨幅略高于黄金现货价格涨幅的显著特征。
从交易机制和投资门槛来看,黄金ETF主要投向黄金交易所挂盘交易的黄金现货合约,投资者在证券交易所开户后即可公开购买。其起投金额通常仅需10元,极大降低了投资门槛,让更多投资者得以参与黄金投资;而直接购买实物黄金,如金条、金币等,起投金额往往在数千元甚至万元以上。
在流动性方面,黄金ETF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投资者买卖操作与股票类似,极为便捷,流动性良好;实物黄金的买卖则依赖银行、金店等专门渠道,交易流程复杂,且买卖差价可能较高。
此外,黄金ETF还可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债券回购的方式合理运用杠杆机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效放大投资收益,创造超越现货黄金的回报空间。
正是这些优势,在市场情绪高涨、金价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进一步提升了黄金ETF的交易活跃度与市场关注度,使其成为投资者追求资产增值的重要选择。
但面对众多投向黄金ETF的同类产品,投资者该如何选择?
从费率视角来看,当前市场上黄金ETF的管理费普遍为0.5%,托管费0.1%,而黄金ETF华夏的管理费和托管费仅为0.15%和0.05%,在同类产品中费率最低。
ETF的低费率,短期内或许看似微不足道,但从长期投资的视角来看,其优势却极为显著,一方面,低费率能够切实降低投资成本;另一方面,还能有效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长期投资过程中,随着复利效应的持续作用,ETF低费率的优势会被不断放大,最终为投资者带来更为丰厚的回报。
此外,从业绩表现观察,尽管市面上的黄金ETF大多投资于黄金交易所挂牌交易的黄金现货合约,但各产品间的业绩依然存在明显差异。以黄金ETF华夏为例,截至2025年4月22日,该产品今年以来相对基准指数超额收益在同类黄金ETF产品中位列第二,近一年超额收益更是稳居榜首。
在有效控制投资成本的前提下,还能持续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超额回报。凭借这样的双重优势,黄金ETF华夏正逐渐成为众多投资者进行黄金投资布局时的热门之选。
02 另一种选择
对于有意布局黄金市场的投资者而言,除了黄金ETF,主要投向金矿公司股票的ETF是另一类值得关注的产品。
这类产品的核心标的是金矿公司股票——由于金矿企业的盈利对金价波动高度敏感,当现货黄金价格上涨时,产业链中上游的金矿公司往往最先受益,盈利增长动力显著。
以黄金股ETF(159562)为例,其投资策略清晰聚焦黄金产业上游机遇:该基金跟踪的“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指数”,从内地与香港市场精选了50只市值较大、业务覆盖黄金采掘、冶炼、销售的上市公司证券,全面反映两地黄金产业的整体表现。
2024年年报显示,该基金95%以上仓位配置于股票,其中85%以上集中于贵金属(黄金)及相关工业金属成分股,具备极强的黄金Beta属性,能有效捕捉金价上涨带来的行业红利。
从市场表现看,黄金股ETF的弹性优势更为突出。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22日,黄金股ETF今年以来累计上涨38.5%,涨幅超越多数黄金ETF品种。
这一表现背后,得益于双重驱动逻辑:一方面,金价上行直接推动金矿公司利润增长;另一方面,企业产能扩张、成本控制等基本面改善,会进一步提升市场对股价的上涨预期,形成业绩与估值的双重提振效应。
当前黄金市场的供需格局,为黄金股ETF的投资价值提供了坚实支撑。
供应端,全球金矿年产量增速已不足1%,再生金虽受高金价刺激但增量有限,实物供给弹性持续弱化,长期呈现“紧平衡”状态。
需求端,黄金的配置与投资需求稳健增长。据光大证券研报显示,截至3月末,全球黄金ETF持仓量约3445.3吨,较去年4月底增加365.6吨,增幅达12%;而今年一季度合计增持226吨,占前述增量的62%,机构配置节奏明显加快。
尤其是亚洲市场,黄金ETF增持量在4月显著加速,以4月18日当周为例,亚洲黄金ETF合计增持15.8吨,占当周全球增持量33.4 吨的47%,而亚洲黄金ETF在3月合计增持9.5吨。
在金价持续强势的背景下,黄金开采、冶炼等相关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不断改善,未来业绩有望随行业景气度提升而稳步增长。
黄金股ETF通过直接布局产业链上游,既能分享金价上涨的“β收益”,又能捕捉企业盈利改善的“α机会”,为投资者提供了兼顾趋势性机遇与个股弹性的优质投资工具。
03 抗周期铁律
周期天王周金涛曾用其最经典的康波视角总结过黄金的投资:黄金价格可以看做经济增长的反面。
在长波衰退期开始时,黄金资产步入长期牛市,并且在萧条期的5-10年里获得最显著的超额收益。而在经济复苏和繁荣期,黄金收益率趋于下行。经济系统正常运作时,黄金定价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但当全球经济系统运行到特定阶段,市场信用、货币体系出现大幅动荡时,金价将在货币信用对冲属性的释放下迎来超级行情。
眼下,随着特朗普关税反复,及其特朗普政府对美联储的干预行为,正在削弱市场对美元的信心,美元信用出现裂缝。
为此,高盛在本月大幅调高了黄金价格预测。
在11日发布的报告中,高盛Lina Thomas团队将2025年底金价目标从3300美元/盎司提高至3700美元/盎司,并预计交易区间为3650-3950美元。
在极端情况下,如果央行需求持续升至110吨/月,ETF持有量反弹至疫情时期水平,投机性头寸达到历史范围顶部,黄金甚至可能触及4500美元/盎司。
虽然金价距离预测的高点仍有一段距离,但黄金交易已经达到新冠以来的最拥挤水平。
4月23日,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所有合约成交量达到188万手的历史天量,成交金额达到了15277亿元。这个成交量创了上期所黄金期货历史最高记录,成交金额也创造了中国期货市场单一品种最高单日成交额的最高记录。
多空双方的短期博弈,进而引发了国内黄金市场巨震。
但当我们跳出短期博弈的视角,用长期资产配置的维度来看待黄金时,它又成为了大多数普通人为数不多可操作的对冲工具。
一方面,对于许多追求财富保值、希望跑赢通胀的家庭来说,尽管黄金价格会有短期波动,但拉长周期来看,其价格始终呈稳步上涨趋势。有研究显示,黄金价格的涨幅约是通货膨胀水平的3.2倍,抗通胀能力显著。
从更宏大的角度来看,无论我们面临的是经济从衰退走向萧条的下行周期,还是面对突破驱动的新一轮经济繁荣期,黄金都能发挥独特作用:在经济低迷时,历史数据显示黄金往往能带来超额收益,帮助抵消部分财富缩水的压力;而在经济上行期,黄金作为不生息资产,持有成本相对有限,不会过度拖累资产组合的整体收益。
基于黄金“进可攻、退可守”的特性,投资者在配置时可采用“核心+卫星”的组合策略。
核心策略方面,可选择直接挂钩实物黄金的黄金ETF华夏(518850)作为基础持仓,直接跟踪金价走势,适合长期持有以捕捉黄金的抗通胀和长期保值属性;卫星策略方面,搭配黄金股 ETF(159562)作为弹性工具,通过投资黄金产业链上的矿山企业,既能分享金价上涨带来的盈利增长,又能放大行情弹性。
这种“守正出奇”的搭配,既避免了单一配置黄金现货的低弹性,也化解了纯股票投资的高波动性。
此外,为满足场外投资者对黄金产品的投资需求,华夏基金推出了黄金ETF华夏和黄金股ETF的对应联接基金——黄金ETF华夏联接(A类:008701,C类:008702)和黄金股ETF联接(A类:021074,C类:021075),帮助投资者便捷布局黄金市场,实现场内场外全方位配置。
站在当前全球经济周期的关键节点,黄金的配置价值早已超越短期价格博弈,成为家庭资产组合中穿越周期的“稳定锚”。它未必能让财富一夜腾飞,却能在时代的湍流中,为每个家庭保留穿越周期的底气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