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手急于用7亿老铁变现

2025年,当东子和团子在本地生活撕得不可开交,与美团关系密切的快手本地生活业务,也有了自己的小动作。
2023年高调喊出“所有团购都值得在快手重做一遍”,2025年提出“AI+新线”战略,快手本地生活负责人笑古,重回舞台中央。
外卖行业发展至今十多年,行业看似稳定,仅诞生美团和饿了么两个巨头,可某种程度上说,若不是美团在反垄断上为防范天雷,此时市场格局比对或许会更加悬殊。
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本地生活战场,快手也一步步从美团“雇佣兵”变成潜在竞争者。
7亿老铁+AI商业赋能、去存量市场里找增量生意,是笑古打出的快手组合拳,也成了快手业务上又一突破点。
可太阳底下无新鲜事。
近些年,流量逐渐见顶、缺乏成长性的快手,市盈率一直较低,急需在资本市场讲好自己的成长故事。此时,本不新鲜的本地生活市场,就成了快手故事的延续。
对笑古来说,从负责电商业务期间与辛巴对垒许久、导致自己神隐许久,再到如今被管理层拉回舞台中央,如何讲好本地生活的故事,或许也是他不容有失、压力山大的关键一战。
一、进步大是起点低
“终是奔驰落了灰,小美坐在9号飞。”
快速、拉风、有牌面:逐渐成为精神小妹、小伙新图腾的九号电动车,2024年在快手销售额破3亿,快手每卖出4台九号电动车,就有3台被新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消费者骑走。
这一极具老铁风格的商业案例,也被快手在近期聚力大会上当做2024年本地生活增长典范,重点提及。
这次2025年聚力大会,快手本地本地生活公布了成绩,其业务负责人笑古,还将“新线大市场,AI新机遇”定为本地生活的战略坐标。具体来说,即通过AI技术赋能商家经营,在商家营销、投放工具上有所更新,并与7亿老铁形成梦幻联动,精准匹配需求。
7亿老铁是快手的来时路、基本盘。2023年,快手本地生活负责人笑古,曾高调喊出:“作为拥有7亿老铁用户的增量平台,所有团购都值得在快手重做一遍!”
AI则是快手面对未来为数不多的药方。如此结合,掘金或许就水到渠成:过去一年,快手本地生活主要围绕“低价”+“低线”。价格优势,是快手加大补贴力度,靠着十亿级平台补贴、千亿流量,以吸引更多用户和商家;低线优势,是快手在大量三线以下城市的铁子,能够组成快手本地生活的消费预备队。
于是,2024年本地生活激烈战场中,越来越多新线城市的老铁开始在快手购物、点外卖、下餐馆。过去一年,快手本地生活GMV同比增长200%,其中新线城市GMV同比增长均超过220%,并且日均支付用户数量同比增长100%。
可值得注意的是,当下快手本地生活业务进步快,更多是由于自身起点低。
2022年正式成立至今,快手本地生活起步较晚、沉淀较浅,业务GMV具体规模没有向外透露,数次对外公布的数据往往聚焦增幅,而这一种数字游戏,也并不意味着快手本地生活规模,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近些年,从直播、商业化,快手一直急于找到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此时,一直声量不大的本地生活重新冒头,既是京东和美团大打出手时一种巧借“东风”,也是自身面向资本市场,迫在眉睫的增长故事。
围绕吃喝玩乐,本地生活已经是互联巨头们为数不多能够满足大市场、足利润的战场。
规模上看,机构预测2025年国内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将突破35万亿,年复合增长率12.6%,可渗透率不足30%,空间巨大。尤其在低线城市,数字化程度更低,这符合快手用户分布,也能让快手增长的故事延续。
利润上看,从外卖、到店团购,再到酒旅等,本地生活结合了“高毛利”与“高频次”,一旦做成,公司既有利润,更有流量,用户黏性强,变现效率高。
尽管,先前美团创始人王兴曾表示,一单外卖美团要亏1元。可问题在于,商业从不是慈善,亏本的生意抢着做,或许在于近些年美团将营销费用和佣金的剥离:事实上,美团近年从“外卖+到店”大概能够拿下“佣金+营销费用”已经超过千亿,综合种种推算数据,也可大概预估美团外卖毛利率或近30%,到店酒旅近40%。
本地生活如此规模市场、巨大利润空间、再加上高频需求拉动流量提升,这或许才是美团护盘、京东搅局、快手蹭盘的核心商业考虑。
不过,快手本地生活要想完全吃下平台上7亿老铁的红利,并不容易。
二、快手有多少后手?
为了吃透7亿老铁和潜在商家的红利,AI就成为目前快手为数不多可打出的一张底牌。
不过,哪怕结合了“AI+新线人群”,快手本地生活相较其他巨头,自身不足的基础运力、本地构建积淀不足、加上自身用户分布不均等,也让快手本地生活发展前景,远远谈不上乐观。
比如,在快手用户规模和分布上,机遇和挑战一体两面,同时存在。
一方面,快手日活、月活已被抖音拉开巨大差距,甚至在2024年三季报上,快手表示已成国内日活第三的短视频App,微信视频号后来居上,快手不再是老二,与抖音“两强并列”的格局不再。
从这点上说,当市场见顶,行业老大和老二难免“打架”,可首先倒下去的,往往是老三:第三名的市场份额,一般会成为老大和老二清盘时的挤压空间,也是两者补充力量的最佳对象。
仅从流量上说,这对意图全国市场、做大做强的快手本地生活业务来说,紧迫性无疑在加剧。
另一方面,快手本地生活的底气当然是庞大的7亿老铁用户群体,这些在下沉市场具有较强的用户粘性的群体天然与与抖音、美团等平台用户有所隔绝。可不同于其他平台用户南北分布相对均匀,快手当前本地生活的新线市场人群,除北上
广深等一线城市外,仍然聚集在北方地区,如何在南方市场破局,难度并不小。
挑战不单单在用户层面。此次大会,快手本地生活提出将用AI技术赋能商家全链路经营,包括内容生产、营销推广、订单转化等环节,同时,AI技术还可帮助快手精准匹配用户需求,实现“内容种草-即时消费”的商业闭环。
可值得注意的是,相比美团、抖音,快手在本地生活领域起步较晚,市场认知度和用户习惯尚未完全形成,此时,快手AI深入难度天然加大。加上,快手打出的AI组合拳在业内并不算新鲜,效果或许很难达成预期。
并且,当前不少商家使用过程中,因缺乏AI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AIGC素材生成、数字人直播),学习和适应往往需要时间。
此外,快手数字人直播在业内已经不算新鲜,并且,快手平台一直依赖“信任”的关系链条,此时,消费者对AI驱动的消费决策难免缺乏信任。除了导购环节,数字人在售后受限行业知识库,智能客服在具体服务中,能够产生多少能量也是一个疑点。
正因如此,2024年有些仓促上马的快手AI,似乎也和快手商家有些水土不符:数据显示,2024年快手本地生活仅1万家商家尝试AI工具,渗透率依旧有限。
此外,相较本地生活其他竞争对手动辄百亿的补贴战,“流血上市”的快手尽管近些年实现了盈利,可这家老牌互联网企业在给股东带来收益的历史成绩单上,依旧“不及格”,此时,快手对“大撒比”的补贴战,或许既缺乏资金上充足的后手,也很难对股东们做出一个交代。
并且,过去一年快手本地生活靠补贴达成低价,去维系用户、留住商户的一系列动作中,不少新线城市商家因利润空间有限,对初期投入敏感,一旦时间线拉长,成本的分摊可能也会影响后续商家参与。
而快手在成本侧的保守,也体现在另一组数据中:2024年,快手研发投入为122亿,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1%,与其他巨头存在较大差距。并且,2024年四季度,快手AIGC营销素材和虚拟数字人直播解决方案,日均消耗超3000万元。
此时,过去两年才开始降本增效、扭亏为盈的快手,正在为了赌未来不得不烧钱、为了稳当下不得不节源的境遇中,左右为难:事实上,财报中,谈到未来投入,快手仅表示今年AI相关的资本支出将较2024年有所增长,用于算力采购和提升可灵的推算能力等,但并未给出具体数据。
此外,加上快手本地生活起步较晚,供应链与配送不具优势,尤其在外卖和到家业务中,快手目前主要依赖第三方配送,并且随着与美团合作步步紧密,某种程度上,也将压缩快手自主空间。
近些年,快手最早从自身平台“卖水”、出售流量给其他平台,到2021年与美团达成战略合作,后续又打出快手本地生活自主化,可随着抖音本地生活的挤压,快手又不得不与美团合作再升级,喊出“百城万店”。
此时,也不难看出,快手一直在试图拥抱美团与“去美团化”状态中,有所摇摆,其核心考验则在于,快手本地生活基础运力建设始终不足,可若要打造这一优势,势必又将耗资巨大,这对腾挪空间本就不大的快手财务状况来说,无疑也是一道难题。
三、笑古需要讲好故事?
2025年,快手在本地生活再造声量,这既是发展的需要,某种程度上,也是快手撑起自身市值的需要。
综合影响下,快手当下在各大互联网大厂中,仅拥有13左右较低的市盈率。
虽然,快手近些年“左广告、右电商”,已经在近些年达成扭亏为盈,验证了一定的商业成功。
可在当下,快手电商的基本盘,也出现了动摇倾向,2024年,快手电商面临越来越高的获客成本同时,其增速也在逐渐放缓:2024年Q4,快手电商GMV为4621亿,同比增速已经开始放缓。
并且,快手电商GMV放缓已持续多年:2019—2024年,快手电商年度GMV分别为596亿、3812亿、6800亿、9012亿、11844亿、1.39万亿。
GMV增速下滑,对越来越依赖电商的快手来说,不仅会在内循环广告、直播业务中电商买量,以及电商佣金上增长上造成持续影响,并且,这对资本市场衡量快手成长性与真正估值,也会带来不利的因素。
此外,快手本地生活负责人笑古,先前负责快手电商业务时,曾力主去“家族化”,与辛巴爆发了不少戏剧性冲突。可快手电商近些年虽全力“削峰填谷”,将流量收归平台,减少对头部主播的倾斜和依赖,可快手对辛巴为首的头部主播依赖症,仍未完全消除。
而自2018年就试水电商至今,快手电商也从“信任电商”到“低价好物”,再到“用户为先”,快手一直跟随消费趋势变化而变化,战略定位似乎一直摇摆。
而在试错空间越来越小的未来,面对越发复杂竞争,快手电商在泛货架的转型,或许也难言乐观。
财报显示,2024年四季度快手月活7.36亿,同比增长5%,用户数据虽达新高,可增速开始放缓。日活上,拉长时间线,2023年Q1到2024年Q4,快手DAU分别为3.74亿、3.76亿、3.87亿、3.83亿、3.94亿、3.95亿、4.08亿、4.01亿,处于增长缓慢、逐渐见顶的状态。
从这点上说,近些年伴随流量收缩,快手能扭亏为盈,一方面离不开自身不错的降本增效,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快手商业变现也呈现出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在业务变现中缺乏一定耐心,对自身业务选择往往会追随行业热点,战略抉择上,也存在一定程度对他者的模仿。
未来,坐拥7亿老铁流量池的快手,开拓本地生活战场,表面上看是业务增量的需要,可进一步说,这依旧是快手跟随其他大厂做动作逻辑的延续,所以,姿态比做到重要,也或许也是公司不得不向资本市场给出的一种必然交代。
此时,对曾在快手电商大搞“去家族化”、与快手功臣辛巴反复对垒,直到隐于本地生活的笑古来说,2024年至今,他重新被管理层拉到台前,此时,他如何在这场不容有失、极为重要的向上汇报中,去讲好故事,或许也变得急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