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未来近6年首度盈利 股价仍跌90% 张邦鑫谈转型成功尚早

时隔5年,好未来(TAL.US)终于盈利了。
近期,好未来披露了其2025财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43亿元,同比增长50.98%;归母净利润6.07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0.25亿元。
这是好未来自2020财年以来的首次盈利。AI与素质教育双轮驱动,好未来转型成功了?
然而,财报披露当日,即4月24日,好未来的股价大跌18.67%。与2021年的高点相比,好未来目前股价下跌了约90%。
2021年,好未来曾提出高达7.38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如今还有约4.91亿美元未回购,公司再度延期12个月。
好未来的挑战依旧。头部挤压、科技公司跨界冲击,都将是好未来转型发展的障碍,公司能否突出重围?
不及预期的扭亏为盈股价大跌
好未来盈利了,股价却大跌,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2024年9月,受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A股、H股市场及大部分中概股上演了一轮狂欢,好未来也有积极表现。
K线图显示,2024年9月20日,好未来的收盘价为8.06美元/股,今年2月20日,股价达到阶段性高点15.30美元/股,此后一个月左右,股价进入震荡滞涨阶段。4月4日-8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好未来股价呈现崩盘式下跌,3天跌了27.61%。这主要受美股三大股指全线大跌殃及。
4月9日至21日,好未来股价持续横盘震荡,22日、23日,受美股三大股指阶段性超跌反弹影响,股价明显回升。23日,股价最高回升至11.89美元/股,收报10.98美元/股。
4月24日,2025财年年报披露后,好未来股价大跌18.67%,盘中跌幅一度达19.31%,收报8.93美元/股。随后的几个交易日,股价再度横盘震荡,5月2日收盘价为8.92美元/股。
拉长时间轴,2021年2月16日,好未来的股价曾达到90.96美元/股,较2020年2月14日接近翻倍。
2024年,好未来经营业绩大幅改善。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43亿元,同比增长50.98%;归母净利润6.07亿元,成功扭亏为盈,同比增长2467.51%。
时隔5年,好未来再度实现了年度盈利,为何股价反而大幅下跌?原因或在于2025年第四季度的业绩远低于预期,引发市场担忧。
数据显示,2025财年第四季度,好未来的营业收入为43.78亿元,与第二、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基本持平,同比增长42.06%,增速低于市场预期的47.2%。第四季度,其归母净利润为亏损0.52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1.95亿元,第二、第三季度则分别盈利4.08亿元、1.66亿元。
第四季度亏损,与费用增加有关。该季度,公司销售费用15.6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5.72%,较上年同期的29.33%上升了6.39个百分点。此外,研发投入也有所增加。
基于第四季度的业绩表现,摩根士丹利下调了好未来的投资评级,由增持调整至中性评级。
鳌头财经发现,好未来目前的股价,较2021年2月16日高点,下跌了约90%。
与股价大跌相关的是,2021年4月,好未来曾启动股票回购长期计划。截至目前,累计回购2.47亿元,尚余4.91亿美元回购额度。公司宣布,将回购期限再度延期至2026年4月30日。
好未来的管理层积极减持套现。首席运营官(COO)刘亚超于2025年1月7日减持2.4万股,套现约28.1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04万元);总裁兼首席财务官(CFO)彭壮壮,从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实施了4次减持,累计套现约385万元;首席技术官(CTO)田密也在上述期间减持了1.53万股,套现百余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好未来管理层曾大手笔减持。当年净减持了384万ADS(美国存托股),总金额约1.04亿美元。其中,董事长兼CEO张邦鑫通过减持套现约7300万美元。
AI +教育的转型谈成功尚早
股价大跌背后,是市场对好未来发展前景的担忧。
好未来的前身学而思成立于2003年,创始人张邦鑫,1980年出生于江苏扬州,四川大学毕业后,北京大学2002级生物科学硕博连读,读硕士时创业,读博时退学。2010年10月21日,学而思登陆美国纽交所,成为国内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2013年,学而思更名为好未来。
好未来的经营业绩一度表现出色。历经连续11年增长,2019财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71.47亿元、24.57亿元,当年同比增长49.44%、85.06%。
始于2020财年,好未来出现了连续5个财年亏损。
目前,出清K12教育,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成为教培企业的核心任务。比如新东方,发力直播带货,做大东方甄选。而好未来有哪些变化?
好未来抓住ChatGPT掀起的人工智能浪潮,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布局线下素质教育智能化以及智能硬件业务,业内称其转型为AI+教育。
目前,好未来的核心业务包括学习服务(含素质教育、线下小班课程)、内容解决方案(含智能硬件AI学习设备)和技术解决方案(含AI技术应用)三大板块。官网显示,好未来旗下拥有学而思素养、学而思网校、学而思智能、彼芯、未来学校、学而思国际、学而思智能内容、学而思大学生、妈妈帮等品牌。
从2025年财年年报等渠道披露的信息看,好未来的业务布局确有一定成效。截至今年2月,公司教学网点数量同比增长约70%,新增教学点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线下学习中心数量已达450家,较去年同期增长50%,覆盖全国38个城市。学而思线下素养小班留存率达到80%。
在智能硬件方面,学而思学习机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88%,销量达35.6万台,稳居行业第一,硬件收入占比提升至29.4%。
在2025年财报会上,彭壮壮表示,今年,公司计划新增100个教学点,并加大对AI学习设备的研发投入,目标硬件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5%。
好未来还拓展公立学校市场。公司与公立学校合作开发课件7000余课时,推出智慧作业系统、教研云平台,覆盖“备-教-练-评-管”全场景。
公司还通过AI云课堂拓展海外职业教育市场,2025财年第四季度,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8%,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尽管好未来的转型有一定成效,但尚需努力。2025财年第四季度,公司学习服务业务、内容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5%、50%。但由于学而思硬件销售增速放缓及部分地区线下课程招生不及预期,导致其营收增速不及预期。公司九章大模型需在复杂场景提升准确率,探索订阅制服务。与深度求索模型的合作已提升用户体验,但需加速技术转化。
产业转型途中,好未来正面临激烈市场竞争。
目前,新东方仍然是行业老大,2025财年第一季度教育新业务(素质+智能硬件)收入同比增长50.3%。猿辅导AI课程接入“学习强国”平台,品牌影响力扩大。
在AI学习设备方面,科技公司纷纷跨界,科大讯飞教育信息化市占率超30%,AI学习机依托语音识别技术占据价格优势。网易有道AI学习机搭载“子曰”大模型,2025财年一季度净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19.7%。华为也推出“教育云”平台,与公立校合作开发智慧教育系统。在这一领域,好未来不可避免与科技公司展开竞争。
转型AI+教育,硬件销售与线下素养课程成为主要增长引擎,助力好未来经营业绩复苏。但是,张邦鑫的转型尚未成功,好未来仍需突破技术商业转化瓶颈和成本控制压力,加快市场拓展,才有望在教育科技赛道中闯出一条真正的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