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1ms城市算网稳步启航,引领数字领域的“1小时经济圈”效应

访客 2025-05-06 18:10:08 64522
1ms城市算网稳步启航,引领数字领域的“1小时经济圈”效应摘要: 文 | 智能相对论作者 | 陈选滨为什么近年来国产动画、国产3A大作迎来了井喷式爆发?抛开制作水平以及市场需求的升级不谈...

文 | 智能相对论

1ms城市算网稳步启航,引领数字领域的“1小时经济圈”效应

作者 | 陈选滨

为什么近年来国产动画、国产3A大作迎来了井喷式爆发?抛开制作水平以及市场需求的升级不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往往被大多数人所忽视,那就是新型信息的完善与成熟。

譬如,现阶段惊艳用户的云游戏以及高效促进动画制作的云渲染等技术,都有赖于1ms城市算网的发展与成熟。在全光网络与分布式算力资源的协同应用下,算网融合赋能千行百业迎来了关键的临界点,新的业态与产业价值加速爆发。

如今,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优秀的1ms城市算网建设运营案例的标杆,如浙江移动,四川移动,南京移动,青岛移动,北京电信,青海移动等。实际性的落地在全国范围铺开,有效统筹算力资源供给,构筑起新型算网服务能力体系,加速推动AI产业突破发展。

那么,1ms城市算网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全国各地如此重视?日前,城市算网专家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总工程师/算力产业发展方阵总体组主席郭亮详细解读了城市算网发展体系。

简单概括一下,1ms城市算网是以城市或都市圈为单元构建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通过算网融合,确保算力资源的高效匹配和充分利用,从而实现算力资源1ms高效协同,1ms赋能行业应用,为城市发展提供普惠、优质、经济、安全的算力保障,加速赋能千行百业创新发展。

在当前的技术支持下,1ms城市算网具备显著的优势,总结为“四个一”。

第一个“一”为一毫秒时延,通过对城市内的算力节点Mesh化直联组网,可实现跨算力中心1ms联算,确保1ms赋能行业应用。

第二个“一”为一站式用算,在边缘节点100G带宽升级支持下,入光即入算,可提供“即取即用”的无缝算力服务体验。

第三个“一”为一体化保障,依托ASON和无损传输技术,在网络异常时将智能选择最优路径,确保业务零中断,确保业务安全。

第四个“一”为一键式运营,在算网融合下,可实现智能化统一算网资源协同调度,支持业务分钟级敏捷开通。

随着AI行业实践的深入,这些技术优势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看到。在城市算网专家座谈会现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无问芯穹等业内专家都表示将积极探索城市算网的应用创新场景。由此,1ms城市算网或将掀起新一轮产业变革。

算网协同的背后:大模型与大算力同频共振

1ms城市算网的本质是算网融合,那么为什么地方和企业要如此重视?实际上,AI产业发展至今,有三个认知已经在业内形成共识。

其一,大模型与大算力同频共振。尽管DeepSeek带来了全新的软硬件协同范式,对算力消耗更低,但是随着AI调用频次大幅上升,算力的需求依旧保持增长。也就意味着,大算力依然是大模型发展的必然支持。

这一点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训练仍然是一个需要大规模算力支撑的场景,至少是要具备千P以上的算力规模。”据预测,我国训练算力仍将快速增长,同时推理算力需求将超过训练算力需求,算力结构迎来显著变化,促进大模型与大算力同频共振。

其二,以网强算,已是共识。当前,算力领域存在诸多问题如算力资源分散、利用率低、算力闲置与紧张并存等,迫切需要网络络将算力资源互联,实现用户便捷用算,提升算力资源利用率。在这种情势下,算网融合是未来解决算力瓶颈的一大关键举措。

目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都在积极推进算网融合,实现以网强算。中国移动建成全国首个四算合一算力网络调度平台,实现算网协同效率跃升。中国电信通过 “息壤” 算力互联调度平台构建全国算力互联网,实现东西部算力智能匹配与动态调度。中国联通发布算力智联网AInet,推进网络与计算的融合,打造了新的八纵八横骨干光网络实现算网一体等等。

其三,城市应用正加速激活算网价值。在城市产业领域,各行各业正加速爆发新业态、新应用,反向倒逼算网融合升级,从而带来更强大的性能体验与价值。除了此前提到的游戏、动画行业,还有政务、医疗、园区管理、企业管理等各行各业的业务场景都在上线以DeepSeek为主导的智能应用,迫切需要算网体系支持。

在这种大规模的行业应用刺激下,算力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的首要资源。根据《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4年)》,2023年全球算力总规模达910EFLOPS,同比增长40%,其中美国以32%的全球占比位居第一,中国以26%紧随其后,但增速高于美国。由此,中国经济社会正跨向算网融合时代,算力与网络所带来的价值趋于水、电等基础型资源一般。

1ms城市算网,激活大国的1小时经济圈效应

当前,算网融合已成大势所趋,其价值更是与中国经济社会的数智化转型深度挂钩。在这种趋势下,地方和企业锚定1ms城市算网,其背后的意义就不难理解。

对于中国而言,这就是新型的交通网络,曾经为了打造1小时经济圈,国家在各大都市圈、城市集群铺设高铁,促进区域内人才、经济、产业流转,激活区域经济效应。今天的1ms城市算网也兼具着类似的价值。

首先,打破算力孤岛,盘活算力资源。如同1小时经济圈一般,1ms城市算网将以数字时代“新型交通网”的定位探索建设国家级或区域级算力统一调度平台,从而把区域内分散的算力资源整合起来,同时汇聚社会闲置算力资源,建立跨域算力调度机制,提升全社会算力整体利用率。

其次,推动算网进阶,实现智能演进。随着1ms城市算网建成落地,算网体系不再是静态资源,而是具备自感知、自优化、自进化能力的智能系统。未来的算网体系通过统一的调度平台,实现算力资源按需分配、动态迁移,真正做到算力资源的高效共享与精准服务。这种智能化的资源配置演进,不仅能满足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等新兴业态的差异化算力需求,更是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基础支撑。

最后,消解数字鸿沟,促进AI普惠。目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正在积极探索算网体系的智能演进,通过跨域算力资源智能编排,使分散的算力节点形成全域协同的“一台计算机”,实现从用户业务需求到算力需求的高效、智能匹配,向大中小企业提供便捷、灵活、低成本的算力普惠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消解因算力资源配置不均所带来的数字鸿沟,促使全社会都能享受到普惠AI价值。

结语

1ms城市算网不仅是一场技术性的创新突破,更是数字经济时代对算力资源配置的一种机制变革。以城市或都市圈为基础单元,对城市算力资源进行高效统筹,让算力触手可及,更能快速推动AI赋能核心产业和新兴业态,实现技术、资源与产业三者协同爆发,满足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需求。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AI产业新媒体;

•澎湃新闻科技榜单月度top5;

•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万个为什么》

•【重点关注领域】智能家电(含白电、黑电、智能手机、无人机等AIoT设备)、智能驾驶、AI+医疗、机器人、物联网、AI+金融、AI+教育、AR/VR、云计算、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