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年轻人,又爱看电视啦?

访客 2025-05-13 09:39:09 47891
年轻人,又爱看电视啦?摘要: 年轻人不看电视,正在成为伪命题。电视开机率不足,问题正在被解决。电视市场好像又有了一点“热乎气儿”。更准确地说,是大电视...

年轻人不看电视,正在成为伪命题。

年轻人,又爱看电视啦?

电视开机率不足,问题正在被解决。

电视市场好像又有了一点“热乎气儿”。

更准确地说,是大电视热乎起来了。

打开闲鱼,确实可以看到不少出个人闲置的买家卖大电视纸箱,因为退换或寄回给商家维修的时候需要原包装。

还有人干脆在闲鱼“职业”卖电视纸箱,各类型号、尺寸一应俱全。

根据闲鱼的数据,近7日电视纸箱的成交均价为35元。

“大电视纸箱有多值钱”在社交媒体上也成为热议话题,这是大电视日渐流行的侧面印证。

有多大呢?

75英寸已跃升为中国彩电市场第一大尺寸。

在这方面,中国消费者甚至跑在了全世界前面。

国际研究机构Omdia指出,中国市场对大尺寸电视的需求超过全球其他地区,2024年平均尺寸达到60英寸以上。

一句话,大电视成了基本盘。国补又推波助澜。

2024年双11大促来临的10月,在国补政策的推动下,电视市场在销售量和销售额上都有大幅增长,平均尺寸更是来到了67.4英寸。

到了11月,洛图科技线上监测数据显示,75英寸及以上电视占据了近半的市场份额。

相比之下,一度想要取代电视在客厅地位的投影仪,倒是活得不那么好了。

此前,年轻人不看电视的说法早就不新鲜了,去年5月“电视开机率下降到不足三成”的话题还曾登上热搜。

从50年代的黑白电视,到80年代的彩电,再到如今的智能电视,中国电视机在经历不断的迭代升级。

一项7.8万人参与的微博投票显示,电视的打开率低到超乎想象。只有不到一成的受访者经常看电视,近一半受访者好久都不打开一次,其余将近两成家里甚至没有电视。

当时的舆论中,近乎一致的给出了判断。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电视打入冷宫,他们一边抱怨卫视节目难看,一边被无底洞般的“套娃”收费逼疯,腹背受敌。

中老年人虽然还把电视作为观看新闻、影视的主要渠道,可是越来越复杂的操作,成了他们打开电视的拦路虎。

怎么现在年轻人不看电视,改看大电视了?

对此,《中国新闻周刊·有意思报告》记者梁婷婷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真相或许是,电视的屏不够大,年轻人才选择不看。

一旦大屏的价格降下来,年轻人就回来看电视了。

现在叠加国补,一台100英寸的大电视,不足6500元就可以搬回家。

对,足够大,这就是面板的直观效果,也是国内电视厂商的主战场。

不得不说,,面板是电视的主体,现在的厂商当然还在卷屏幕。

只是从消费者层面来说,除非在门店实物对比,否则视觉感知并不那么明显。

从消费层面上看,除了更大屏幕带来的直接感知变化外,电视在硬件换代时长上相对稳定在10年左右,多数人不会为了国补而特意换新机。

更关键的是,电视只是载体,必然受制于内容,不仅需要有相应的高清内容适配超大屏幕,也需要更好的内容呈现方式。

那为什么年轻人又回来了呢?

内容适配了。

在过去大屏电视只是摆设,稍微不够高清的影视都会变成雪花点。

但现在,HD已经是智能电视里各大视频应用的标配,大屏不再缺内容,效果远比手机好。

加上,视频站点的各种“霸王条款”不断的被OVER,各种加持之下,年轻人开始回归。

据调查,2021年,智能电视在中国彩电品类中占比达到97.1%,已成为中国彩电市场的主流。

从开机趋势来看,2024年4月,智能电视的日活率为52%,日户均时长为323分钟。

总而言之,电视在客厅依然占据着非常稳定的地位。

至于投影仪或是新兴的闺蜜机等产品相对只是补充,要么显示效果欠佳,要么适用场景不足,比之电视都有着较大的局限。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