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已经停产的撕拉片相纸,被年轻人捧成“纸中茅台”

访客 2025-05-13 17:53:36 85341
已经停产的撕拉片相纸,被年轻人捧成“纸中茅台”摘要: 俗话说“时尚是个圈”。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撕拉片可能自己也没想到,在摄影技术高度发达的2025年,它竟凭着“强颗粒度”“...

已经停产的撕拉片相纸,被年轻人捧成“纸中茅台”

俗话说“时尚是个圈”。

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撕拉片可能自己也没想到,在摄影技术高度发达的2025年,它竟凭着“强颗粒度”“成像过曝”等概念受人追捧,甚至被商家炒成了动辄300多元/张的“氛围感神器”。

撕拉片成新一届网红爆品

近日,话题“撕拉片凭什么卖300多一张”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名,引发网友热议。截止到5月13日下午,该话题的阅读量已高达4839.5万,且相关内容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亦得到了网友的高度关注。

经由关键词搜索。

我们发现上述话题的起因是鞠婧祎、黄子韬、刘诗诗等明星分别发布了自己的“撕拉片美照”,进而在粉丝群体中引发群体效应,使得撕拉片在社媒上的讨论度持续走高。在此之后,网友们所分享的撕拉片体验帖,也让该商品凭借“氛围感”“社交属性加成”等卖点完成了社交裂变,使得其热度从原有的粉丝群体外溢到了普通网友的身上。

到底什么是撕拉片?

顾名思义,撕拉片就是一种需要“连撕带拉”的一次成型胶片。这种诞生自上世纪40年代的成像技术有点像复杂版的拍立得,用户在体验过程中需要先手动调整焦距,再手动拉出相纸静待显影完成后撕开保护膜,方可收获成品照片。

由于上述技术路径相对复古,所以这类照片也往往会有着强颗粒度、最终效果过曝等特点。不过在众多明星大咖的加持下,上述技术痛点也逐渐变成了年轻人眼里的“氛围感加成”所在,以至于不少人把撕拉片当成了拍摄“无修人生照片”的不二之选。

“撕拉片有复古的感觉。因为‘强曝光’,镜头里的人物显得肤白又清透,具有不一样的美感。”“很多明星都在拍,我也想试试,同样也是纪念自己的青春时光。”谈及消费理由,学生消费者小白面对记者如此说道。

撕拉片为何被叫做“纸中茅台”

解决了“什么是撕拉片”“撕拉片是怎么火的”这两个问题后,我们也是时候聊聊撕拉片凭什么能被叫做“纸中茅台”了。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撕拉片相纸厂家主要是宝丽来和富士,但它们先后在2008年、2016年关闭了相关生产线。而未拆封的彩色胶片相纸,其保质期却仅有2-3年,哪怕是显影药剂相对稳定的黑白胶片,其保质期也仅有3-5年左右。

这也就意味着,目前市面上受人追捧的撕拉片相纸不仅仅是“过期库存货”,消费者想要购买也只能从“二手商人”等非官方销售渠道中入手。即便如此,因明星同款而走红的撕拉片还是被人们赋予了“拍一张少一张”的商业噱头,最终在物以稀为贵这句经商公式的加成下身价一路水涨船高。

有记者在二手交易平台以“撕拉片相机相纸”为关键词搜索后发现,目前的“2014年产富士FP-100c彩色撕拉片(现货)”一盒10张装售价最高可达2000元,这和停产前70元/盒的官方售价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在线下的摄影机构,由于专业摄影师存在技巧加成,所以他们拍摄的撕拉片价格也会相对更高一些。

如记者发现成都某家摄影机构的“娜扎同款”撕拉片价格为338元/张。当谈及自家服务的定价标准时,相关工作人员则表示:“我们算是最便宜的了,最近成本又往上涨了,所以下周我们可能就要涨价了。”在报道中,该工作人员说罢便制作了写着“Bigshot(娜扎同款)¥410/张”的新价格标签。

追捧撕拉片的年轻人在想什么

老实讲,撕拉片再怎么说也是一种过时技术,而且相纸也往往处于“过期状态”。这些负面因素的存在,也让撕拉片在出现过曝、噪点过多、色彩失真等痛点的情况下,额外新增了“失效率过高”“成像失败”等DeBuff。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围观群众也给它冠上了“情绪消费收割机”的名头。毕竟对大多数人而言,购买撕拉片的核心原因无非是想要一张人生照片来记录美好罢了。倘若花费数百块买回来的相纸成像失败,那这件商品就失去了所有的“应用价值”,还不如自己用现代技术手调撕拉片滤镜拍照来得痛快。

回望撕拉片从小众到大众,再从普通相纸变成理财产品的全过程。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蔡海超表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年轻人追捧撕拉片这一现象体现了稀缺效应。”

“人们往往会认为稀缺的东西更有价值。‘拍一张少一张’的特性激发了年轻人的占有欲和收藏心理,让他们觉得拥有撕拉片是一种独特的体验,从而愿意为其支付较高价格。”

面对潮流趋势,年轻人耐不住社交价值的诱惑去体验一下无可厚非。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应当在情绪刺激下时刻保持冷静,避免自己落入他人搭建的消费陷阱里,或是误认为自己能趁机去囤货炒作牟利。

正如富士的工作人员所言,消费者在面对网红产品时应该保持理性。在追求独特体验的同时莫要忘了考量质量和性价比,避免自己去盲目跟风消费。







参考:

光明网:300多元一张的撕拉片到底谁在买单?

封面新闻:“明星同款”被炒至300多元一张 一度停产的“撕拉片”究竟啥玩意儿?|封面深镜

界面新闻:被明星带火的撕拉片相纸炒至上千元,富士胶片回应

海报新闻:拍一张需要300元 明星带火的“撕拉片”胶片照成“社交新贵”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