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京东外卖的小马拉大车,还得看刘强东的定力

访客 2025-05-15 10:13:34 29539
京东外卖的小马拉大车,还得看刘强东的定力摘要: 风起于青萍。2025年5月13日京东集团发布了一季度财报,也是京东今年2月上线外卖业务正式上线后首次成绩展示,种种信息,...

京东外卖的小马拉大车,还得看刘强东的定力

风起于青萍。

2025年5月13日京东集团发布了一季度财报,也是京东今年2月上线外卖业务正式上线后首次成绩展示,种种信息,足能看出刘强东带领的京东迎来了一场深远的改变。

一季度,京东核心3c业务再次吃下了国补红利,并借平台汇聚流量,拉动了日用百货业务增长,短期内扭转了京东近几年业绩承压的不力局面。

并且,随着京东外卖单量的大幅提升,京东获取到最为宝贵流量的同时,也让新业务告别了持续低迷、重回增长。

可做到这一切并非没有代价。

当下,随着京东存货提升,商品流通周期拉长,国补短期内的推力或许将在未来慢慢消退。并且,极力推动外卖业务落地,也让京东财务持续承压。

在此基础上,面对未来越来错综复杂的即时零售竞争、整个集团的发展,也对刘强东自身的持久力,提出了更大的考验。


一、国补大力丸效用会消退吗?

2025年一季度京东财报显示,公司在营收增长、利润表现、用户活跃度上,没有太辜负近期刘强东在一线业务的亲自指挥、坐镇部署。

一季度,京东集团整体营收同比增长15.8%达3011亿,告别了疲态,成为近三年最高同比增速。撑起这一切关键,则在于基本盘3C业务该季度营收1443亿,同比增速17.1%,国补大力丸的疗效明显。

2024年乃至更长周期内,京东集团增长势能一度下滑显著,持久承压,不过,随着国补及时出现,京东3c业务也开始小马拉大车,让集团业绩重回增长。

这离不开,2024年四季度直到现在,京东逐渐加大的3c补贴力度、更多3c品类头部品牌深入合作、增加商品补贴数量等种种举措,几乎用尽全力抓住了这波红利,而兄弟们姐妹们真金白银的滋补,让大量家电、手机、平板等,也帮助刘强东打赢了回归后的首场局部胜利。

并且,3C业务逐渐盘活,也将流量聚拢平台,从而在App上不断分摊给了京东日用百货,这也让2025年一季度京东日用百货商品收入增长14.9%,达成了980亿营收。

此外,加上国补大部分补助金额由国家支付而不计入京东运营成本,这也让京东零售利润表现达到过去三年同期的高点,经营利润同比增长37.75%达128.46亿,成为京东集团最大的盈利奶牛。

“国补”短期威力巨大,也几乎让京东成为了各大电商平台中最大受益方。

可值得注意的是,国补很难成为拉动京东增长的长期动力。从核心逻辑上说,补贴刺激消费本质上仍是一种需求前置,内在则是透支身体,将未来一到两年内的潜在需求提前消耗,国补带来的漂亮短期数据,或许难以完全弥合长期电子消费的真空。

并且,若刨除国补助推,可以看出,除了2024年第四季度以及2025年一季度消费旺季,京东实际在没有国补全力助推的2024年前三季度,3C整体业务增长是停滞的,前三季度总体只实现了0.6%的同比增长。

这也意味着,如果未来一旦国补退坡,京东3c基本盘失去大力助推,那么增长乏力是否将在未来重演?

某种程度上说,当前国补的推力似乎在京东隐隐出现下滑迹象:2025年一季度,京东存货开始攀升,从上季度893亿迅速提升到了该季度的954亿。并且,过去一整年时间,京东存货周转天数也越来越长,从2024年一季度29天逐渐提升到了2025年一季度的57.6天,零售业务效率出现下降。

种种迹象表现,无论是兄弟还是姐妹,在京东多少有点买不动了。

尤其当这些年GMV规模、增速都不再是行业头部,下沉市场被拼多多先登,仅靠传统电商支撑的京东,其App工具属性日益凸显,若未来国补退坡,其缺乏流量的弊端,或许才是刘强东潜在的持续难题。


二、即时零售的双刃面

过去多年,京东电商陷入了行业低价内卷,为稳住基本盘,同时为了获取更多流量,不得不求变寻新。

2025年高调推出、大力推广的外卖业务,则是京东试图以高频需求拉动低频电子消费、并且提高用户粘性的尝试,在流量上“以高拉低”,盘活自身APP的流量,成了目前以及未来刘强东发力的重点。

2025年一季度财报披露后,京东集团CEO许冉谈到即时零售的最新进展,也印证了京东外卖业务对新用户的拉动,还有对京东App整体流量转化率的提升:“外卖业务的复购率非常健康,而且基于同一个APP,我们已经观察到了用户的跨品类购买行为,尤其是对商超的带动。”

在此基础上,一季度京东虽然一如既往没有披露用户数具体规模,不过,该季度京东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速20%。

先前,许冉曾表示京东外卖突破单日1000万单。随着一季度京东外卖被并入新业务范畴,京东外卖增长拉动,也让京东新业务营收58亿,同比增速从-19.2%大幅提升到了18.1%,成为集团各业务中增速最快:事实上,先前京东新业务(主要包括达达、京东产发、京喜及海外业务)收入连续多个季度同比出现下滑。

以上种种,算是京东近年来在很少得胜的流量战役上的一大突破。可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在电商低价策略的持续,或者是外卖业务上已经并将投入的大量资金,已经开始对京东财务端产生了压力。

目前,京东外卖仍处于突破的早期,“以价换量”进步虽快,可势必在资金投入上“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由此,京东外卖也在一季度,拉大了新业务的亏损,新业务经营费用从去年一季度的15.1亿元同比增长65.3%至今年一季度的24.9亿,经营损失从6.7亿元扩大至13.3亿,近乎翻倍。

这也意味着,京东新业务费率增长实际大幅超过业务增速,多少有些得不偿失。

并且,2025年一季度京东新业务经营利润率达到了-23.1%,较2024年同期的-13.8%大幅下降,考虑到,京东外卖今年2月才展开密集动作,未来二、三季度叠加竞争因素,京东对外卖业务投入将会明显增加,这样的亏损架势未来还将持续、放大。

实际上,目前京东在外卖等新业务上的投入加码,也在逐渐消耗着自己的现金流: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京东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制现金,相较2024年底,已经减少了96.59亿——当下,京东外卖补贴主要围绕B端,后续若再持续增加C端补贴,那么,京东现金流衰减或许才刚刚开始。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四季度京东应付账款周期达到58.6天,为历史新高,2025年一季度虽降到57.6天,也是史上第二。并且,过去一年,京东应付款项周转天数变得更长了。


三、刘强东的大考

目前,京东在电商领域绝大多数对手,正将战场转向出海以及AI,都在努力告别电商的“古典时代”。

可京东仍是一家零售占比高达八成左右的传统电商公司,并且,京东的流量焦虑相较其他对手要大得多。这也让这家企业腾挪空间变小,加上业务试错势必要大量资金驰援,由此,也导致京东过去几年变革动作频繁,可多项业务却浅尝辄止。

不管是社区团购、百亿补贴、数字人直播、京东金融等业务,京东对第二增长探索,对流量的开拓,似乎一直在路上,可仍未能确定下一个十年的真正方向。

这一次刘强东在即时零售掀起的增长战役,对京东来说胜负的意义,不仅关于未来,或许还关乎颜面。2024年至今,刘强东内部对管理层大量培训,几乎每周至少讲4天课,每天讲10个多小时,一度嗓子讲得声带撕裂。

2025年后,为了力推即时零售业务增长,刘强东深入一线,亲自指挥部署,显露出巨大决心:为拿下这场流量和增长的关键战役,刘强东只有赢的需要,没有输的退路。

此次电话会上,许冉更是预计,京东外卖2000万日单很快会实现——尽管,2000万订单规模仍是目标,而非达成,且很大概率是单日峰值、不是单日均量:不过,若京东外卖一旦接近该业务规模,那么,当前最该紧张的或许不是美团,而是单日2000万左右单量的饿了么。

不过,对运营端需要长期投入、运力建设更要下苦功夫的即时零售行业来说,挑战不仅仅是数字增减那么简单:2025年至今,京东外卖与美团短兵相接,吸足眼球,可在双方以及更多玩家互相争夺中,逐渐升级的火拼,似乎在失控。

不管是京东内涵美团对骑手骑手“二选一”,还是美团王莆中言辞激烈、近乎炮轰,双方的“口水仗”下,包含佣金、抽成等命题纷纷成为彼此攻讦的武器,尤其是骑手社保,也成为双发博弈的一枚棋子——

值得玩味的是,此次京东季度财报中,也不忘谈到:“自2025年3月1日起,京东开始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包含个人所需缴纳部分,全部由京东承担,同时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京东成为中国首个为全职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平台。”

然而,在京东和美团越发高强度的商业对抗下,如何避免恶性竞争扩大,也将是衡量下一步京东外卖发展风险的一个潜在标尺——近期,相关五大部门就集体出手,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三大外卖平台,内容直指行业恶性竞争、商家和骑手权益受损、食品安全隐患等核心问题,要求各家“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

除此之外,即时零售战役在运力要求上,也对京东外卖提出了新挑战:就在5月14日,京东外卖午间就因618活动订单量上涨,系统出现故障,随后发文致歉。

从这点上说,未来几个季度乃至更长时间内,刘强东在这场输不起的战役中,势必将围绕运力、合规、竞争等方面,持续补足功课,这无疑将对京东财务等方面有更强要求,也对刘强东战略持久力的一场大考。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