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窖”出ESG佳酿,水井坊“碳”寻绿色增长

文:向善财经
前几天跟大家聊了一些关于水井坊年报的看法,有朋友说想让我也聊聊水井坊发布的2024年ESG报告。
趁这几天有时间,再来跟大家唠唠。
这些年,披露ESG报告的白酒企业越来越多了。市值排名前19位的白酒企业三分之一都披露了ESG报告。
于水井坊而言,这已经是第四次发布ESG报告了。
不同于枯燥无味的财务报告,ESG报告看起来确实丰富了很多。水井坊这份2024年ESG条理清晰、图文并茂、数据详实,读起来也要更有意思一些。
如果说,财报披露的是企业经营的“硬实力”,那么ESG报告,妥妥就是展现“软实力”了。
这份2024年ESG报告里,水井坊的“软实力”究竟怎么样?
// 转型路径升级,水井坊构建低碳全价值链
这份ESG报告提到一个重要的信息:水井坊发布了未来十年碳减排目标。
水井坊计划自2024年至2030年,累计减少范围一(直接排放)和范围二(间接排放)温室气体至少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时,水井坊还通过深化与上下游伙伴合作,推动范围三(价值链相关排放)的全面低碳转型。
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是个什么概念呢?
我问了问DeepSeek,它告诉我约等于340万棵树一年的吸碳量,或者1.3万辆小汽车停驶一整年,大约够填满8000个标准足球场的二氧化碳气体……
水井坊提出的这个减碳目标其实很符合实际,是个可量化目标,落地性也很高,从范围一、到范围三的“三步走”策略也有章法。
为什么说符合实际呢?
ESG报告里其实就有答案。
报告内容提到一件事情,仅通过持续扩大可再生能源使用规模,水井坊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期间,通过购买国际可再生能源证书(I-REC)抵消电力碳排放,相当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1,773.54吨二氧化碳当量。
一年的时间,仅通过扩大使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减排一万多吨。
从2025到2030,还有5年的时间,如果加上减少间接排放、减少价值链相关排放,这个碳减排目标是很可能会实现的。
碳排放目标定得很务实之外,水井坊的这个减排计划也很有前瞻性。
这份ESG报告里,水井坊定下了全价值链低碳转型策略。
什么是“全价值链低碳转型”?
其实就是“从一粒种到一滴酒”的全生命周期低碳转型方案”。
在白酒生产的原料端,推动100%原粮订单种植,扩大绿色食品认证规模,并通过再生农业实践减少种植环节的碳足迹。
在生产端,水井坊邛崃工厂与土桥工厂通过设备升级、能源结构优化及废弃物循环利用,显著降低碳排放。
在消费端,推动新能源运输车辆占比提升、优化运输路线,通过简化包装设计,企业全年减少使用ABS塑料近70吨、PE塑料约1.7吨。
一句话总结:从采购、生产运营、物流运输、消费的各个环节,推动全价值链低碳转型。
看到这我明白了,这不就是很多科技巨头们一直在倡导的全产业链低碳吗?
关注白酒行业这么多年,提出全价值链低碳的酒企业不多。有格局、有决心定下这个目标的大多数还是苹果、谷歌之类的国际科技巨头。
构建低碳全价值链这事儿,是个大工程,是国家实现碳中和战略的重要部分。怎么把减碳这件事儿,嵌在业务基因里,嵌在企业的各个价值链中,还需要不断探索。
水井坊的探索,推动白酒行业在迈向碳中和的道路上,踏出了重要的一步。
有人说,碳中和、ESG,是企业的“奢侈品”,只有企业经营稳健,能持续增长的优秀企业才有资格讲ESG,讲碳中和。
我的理解是,ESG战略的落地,是企业成长的“马斯洛需求”的表征。
什么是企业的“马斯洛需求”?
第一层需求是生存,追求营收、利润。第二层是追求稳健增长,体现在现金流。第三层则是打磨组织,追求企业文化、价值观。第四层就是以ESG战略为长期战略的绿色增长。第五层是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前三层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基本需求,后两层则是社会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顶层需求。今天的水井坊,已然走到了第四层。
企业增长,是软实力、硬实力相辅相成的一个增长过程。
水井坊的财报已经证明了经营的硬实力以及增长的韧性,而这份ESG战略,其实更能体现头部白酒企业的软实力和对长期价值的追求。随ESG报告中提出的关键目标落地,这种追求也有望被行业、被社会认可。
// ESG战略下,消费“双碳”落地的意义在哪?
水井坊ESG战略怎么样,已经有不少机构给出了看法。
水井坊已经连续第三年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并再度获评“行业最佳进步企业”,明晟(MSCI)对水井坊的ESG评级提升至BBB级,位居中国白酒行业前列。
此外,水井坊ESG案例《由历史,向未来:水井坊的ESG探索之路》也被纳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案例库,成为行业首例以实境教学形式探讨ESG管理的标杆。
水井坊的ESG战略之所以被认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做出了很多实实在在成果。
2024年10月,水井坊与四川省红十字会、四川省红十字基金会及雅安市红十字会在雅安市汉源县九襄镇龙池村共同揭牌“水井坊博爱乡村卫生站”。不仅是助力乡村振兴、投入公益事业,水井坊还联合行业协会发布《白酒成都产区浓香型白酒名优老窖池团体标准使用管理指引》,推动行业文化遗产保护。
从公益投入、到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水井坊做这些事儿的核心原因,还是对于长期主义有自己的坚持。
今天的很多企业都在做ESG战略,也都发ESG报告,但消费企业该怎么去落地ESG战略?并没有一个特别好的样板或者标准。
从水井坊的做法来看,一个成功的ESG战略,一定有一套“经营”方法论。
第一:ESG战略与经营深度融合。
在2024年ESG报告里,水井坊首次采用“双重重要性”分析框架梳理议题矩阵,以“财务重要性”和“影响重要性”双维度梳理出31项核心ESG议题。把ESG战略与质量安全管理、环境管理、数字化运营、文化管理等提升关键绩效数据融合到一起。
这种创新,一方面,响应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的最新要求,另一方面量化评估议题对企业财务表现及社会环境的双向影响,为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由此可见,水井坊ESG战略落地的另一面,其实是“数据驱动经营”。
第二:企业ESG做得越明白,越是与业务融合得越深。
这份报告透出这么一个规律,只与业务深入去融合,ESG战略就变成了一种“有效战略”。而有效战略是能解决问题的。
实际上,坚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理念,加快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不仅是响应节能减排的要求,也是为企业降本。
比如,水井坊邛崃工厂用上了沼气发电站后,全年可节电约459 万度,减碳的同时也能降本增效。
也因此,从长期主义的视角来看,ESG已经不单单是用一种“低碳责任”,更是一种“低碳经营能力”。这种能力对于消费企业重要性毋庸多言。
头部白酒企业一旦有了方法论,那么消费实现“双碳”落地就变得有迹可循。
消费企业发展,是有雁群效应的。
拿饮料行业来说,自从有了东方树叶,无糖茶这个品类开始崛起,很多饮料品牌都在跟进,行业头部品牌带领下,玩家越多,市场做得越大。白酒行业,也有类似的情况。前两年白酒行业流行酱香产品,酱香热一来,市面上就多了不少酱香酒。
这说明一件事儿:行业里出现一项新的标准,或者新的战略方向,大家都会快速跟进。
但新的趋势该怎么发展?新的战略该怎么落地,是需要头部企业去带动的。
有头部企业带动,就会有产业链的雁群效应。
还是拿茶叶来说,无糖茶能跑得通,与头部品牌打通上下游供应,打透原茶产地与终端市场不无关系。产业链通了,才能有更多品牌快速跟进。
白酒行业也是一样。
某种意义上,水井坊ESG战略,也许不只是一个“企业战略”,更是行业战略、生态战略,有了可参考的标杆案例,也就更多能带动白酒产业上下游,释放整个行业的绿色增长动能。
“双碳”落地是个大家都看得见的趋势,整个消费行业的碳中和目标,也该加加速了。
最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到今天含金量仍在提升。
看得出来,水井坊的ESG战略是个长期主义战略,后续还会怎么落地,又能给行业带来怎样的新启发,还需持续观察。
不过,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未来会有更多消费企业加入ESG战略的队伍中来,届时又有怎样的精彩?
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