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轻松健康集团IPO,港股AI健康场景应用大年

访客 2025-02-24 15:21:36 17152
轻松健康集团IPO,港股AI健康场景应用大年摘要: 导语:2025开年,港股涨疯了!在这一波久违的暴涨行情里,医疗健康板块表现尤为抢眼,数家头部企业单日涨幅突破10%,形势...

导语:

轻松健康集团IPO,港股AI健康场景应用大年

2025开年,港股涨疯了!

在这一波久违的暴涨行情里,医疗健康板块表现尤为抢眼,数家头部企业单日涨幅突破10%,形势喜人。

更令人振奋的是,港股窗口期显现。2024年12月以来,多家医疗健康企业集中递表排队上市,涵盖AI医疗、医疗器械、健康管理等多个细分领域,市场情绪回暖的同时,二级市场向前探出关键一步。

这释放出两个关键信号:其一,港股市场迎来中国资产的重新定价,国际资本对中国经济发展潜力的认可度在提升;其二,AI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场景,一场实战大检验正式拉开帷幕。

回看医疗健康赛道,这一波IPO排队中,最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是轻松健康集团,由中金公司和招商证券国际联合保荐,因为其打响了2025年,港股AI医疗场景应用的第一枪。

良医财经带来独家视角解读。

主笔/ 佳佳

文章架构师/ 拓跋野

出品/ 良医财经

01

港股AI+医疗三大玩家

轻松健康集团的Timing正在来临

港股向来对医疗健康是「半宠」,爱的时候瞬间升温概念炒飞,不爱的时候能冷落三年。

随着DeepSeek这个国运级的大模型涌现,AI+医疗健康的潜能被全面相信,再次满足了港股对先进商业效能的想象。

其中有三类关键玩家,备受青睐:

第一类,以京东健康为代表的底层大模型玩家,它们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和海量的数据资源,致力于打造通用的医疗大模型。能够对医疗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为医疗诊断、药物研发等提供智能化的支持;

第二类,以微创机器人为代表的严肃医疗玩家,专注于医疗器械和设备的研发,以及医院手术、早筛早查等严肃医疗场景,通过将 AI 技术融入医疗设备、治疗手段中,实现关键流程的提效;

还有一类,则是以轻松健康集团为代表的AI+场景应用玩家。它将AI技术与大健康场景深度融合,通过保险、健康管理等业务,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这种模式不仅拓展了AI的应用边界,也为医疗行业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

无论是底层大模型的构建,还是设备性能的提升,亦或是具体场景的应用,AI技术作为底层生产力,正在推动行业的变革与升级,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为什么是轻松健康集团?还需要回答三个底层问题:① 最具潜力的AI+场景应用赛道是哪一条;② AI在其中究竟解决了什么问题,有多大程度的提效;③ 轻松健康集团的增长性如何,它的壁垒是什么?

读完本文你会理解,为什么说轻松健康集团的Timing正在来临。

02

48家医药公司+36家保险公司+30000名专业人员

非常具象的AI赋能场景

AI不需要被神话,AI应用落地是很具象的。

目前市面上太多高大上的名词,那些最朴素的、最数字化的、最回归到人的,才是最真AI应用场景。

轻松健康集团是国内首个实现“健康管理-诊疗服务-保险支付”全链条数字化闭环的科技平台。

根据招股书内容显示,准备赴港上市的轻松健康集团,目前拥有两个业务板块,分别为轻松健康服务和轻松保险业务。

其中,保险业务是轻松健康集团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该项业务主要通过“轻松保险”平台实现,通过AI技术优化保险产品的设计与定价,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保险产品供应、定制化产品开发以及全流程保险服务,将救助重心从 “事后” 延伸至 “事前”,为用户提供全面保障。

截至2024年9月30日,轻松健康集团已与48家医药公司及36家保险公司建立合作,与逾30,000名医疗专业人员展开协同,强大的商业合作网络,为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另一重要业务板块,轻松健康服务涵盖健康体检、在线问诊、绿色就医通道、慢性病管理等多个领域,建立起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合作医院网络及强大的客户服务体系。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活跃用户超过5000万,是中国用户基数第二大的数字健康综合服务平台。

两条腿走路的好处是,不仅能为轻松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还能将所有业务深深扎在一线用户真实需求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医+药+康+险”的大健康生态闭环才有迹可循,有空间可发挥。

离人近,离业务近,AI提效才能根植于过程之中。

03

AIcare技术栈与DeepSeek深度适配

医疗供给侧的底层重构

解决哪些关键场景痛点、如何通过技术打通关键环节、怎么利用AI赋能提效,是当下所有AI医疗企业的必答题。

在招股书中,轻松健康集团对自己的定位是科技型一站式平台。显然,无论是战略布局、业务模式,还是市场竞争,在集团内部,技术已然成为战略层面的共识。

实际上,轻松健康集团在AI领域早已有所布局。

在技术研发上,轻松健康集团自主开发专有AI技术栈 AIcare,构建了一个深度集成、高度可扩展的技术体系,贯穿健康服务和保险业务的全链条,不仅用于提升用户获取效率与参与度,推动精准销售活动,它还在与保险公司合作伙伴的服务中发挥关键作用,实现智能理赔处理以及对用户和交易的动态风险评估。

经第三方评测显示,其关键指标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目前已深度融入集团的日常运营中。

核心应用之一是“轻松问医Dr.GPT”,是轻松健康集团在医疗健康垂直大模型领域的自研探索。该模型以数亿健康用户数据库和百万份病例记录为基础,通过AI技术辅助医生,为患者制定更准确、个性化的诊疗建议,覆盖从日常健康咨询到复杂疾病的全场景服务。

上周,轻松健康集团宣布完成与DeepSeek的技术整合,AIcare技术栈与DeepSeek开源模型深度适配,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医疗供给侧的底层重构。

在健康管理方面,针对用户健康数据的分析算法更加精准和智能,能够从多维度健康数据中深度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如通过对用户基因信息、生活习惯、病史等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实现更精准的健康风险评估和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制定。

在医疗影像分析中,DeepSeek助力AIcare技术栈优化深度学习算法,提升对病例的识别精度和诊断效率,为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更可靠的依据。通过算法层的升级,轻松健康集团在医疗AI的核心技术领域筑牢了竞争壁垒。

尤其在应用层面的拓展和深化,使得轻松健康集团的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用户,提升了其在医疗健康服务领域的整体价值。

对于慢性病患者,优化后的健康数据监测与分析模型,能够提前预警病情恶化风险,为医生和患者争取宝贵的干预时间,并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治疗与康复建议;在保险服务场景中,结合双方技术优势,通过对用户健康数据的深度分析,为保险产品的定价、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开发出更贴合用户需求的健康保险产品,实现了保险服务的智能化升级。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与AI、大数据等相关的信息技术研发人员,占轻松健康集团员工总数的比重达到42.3%。

技术驱动产品服务更高效、更精准,场景落地也让技术不再是空中楼阁。一旦达成某种共识,便是一群人的全力以赴。

04

超级市场、稳健增长、合理利润

刻在基因里的内功

2019年,中国数字综合健康服务及健康保险服务的市场规模只有441亿元,2023年市场规模已经增长至185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43.2%,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598亿元。

在数字综合健康服务及健康保险服务领域,轻松健康集团走在了行业前列,且各项指标增长迅猛。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该健康生态圈的注册用户已经达到1.68亿,活跃用户0.5亿;制药合作伙伴48家,健康研究项目32个;合作医疗专业人员超过3万名:内容库超过67万条,其中已发表文章超过59.9万篇,视频内容6.8万条。

稳健的业绩,也证明其生态已经趋于成熟。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轻松健康集团的收入分别为3.94亿元、4.90亿元、6.4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49亿元、1.47亿元、0.77亿元,排在行业前列。

十年积攒,让轻松在行业寒冬中逆势增长;十年爆发,让轻松有机会叩响港交所大门。

有一个小细节,最能证明轻松健康集团的“业务内功”。

在业务前线,业务团队一直在探索交叉销售机会,引导用户找到符合其需求的全面健康保障解决方案。

2023年4月,曾在河南省组织了一次乳腺结节早期筛查活动。该活动吸引了50名参与者,经筛选后,13名参与者选择在线购买了平台的乳腺癌医疗保险粉红卫士。其中一名参与者,在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结节后立即在线购买了粉红卫士。

这些深入一线,真正理解用户需求,解决用户问题的精神,是轻松健康集团的活跃用户转化效率和续保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的内核组织原因。

现在,通过与DeepSeek的全面融合,轻松健康正在打造医疗界的“自动驾驶系统”——既能实现精准的个体化服务,又能完成医疗资源的全局最优配置。一个“未病可防、既病快治、愈后无忧”的智慧医疗新纪元正加速到来。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6月经业务结构调整,轻松健康集团剔除线上疾病筹款业务和朵尔医院,使集团业务布局更为优化,更契合资本市场预期。

05

良医财经的思考

全球正在重估中国资产价值

2025,是全球对中国资产重新定价的一年。

2025,是港股AI医疗健康应用落地的一年。

这一波港股资产重估的本质,是对中国巨大市场和巨大创新力的重新肯定。市场规模巨大,应用场景无限细分;技术驱动效应明显,改造深入毛细血管级别;创新无处不在,最有可能在应用层突破。

这是DeepSeek、京东健康、微创机器人、轻松健康集团等中国公司,一代人接一代人,共同努力做功的结果。

属于中国企业的全球价值故事,才刚刚开始。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