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净赚350多亿的美团要被“逼疯”了?丨正经深度

文丨古芳 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2700字)
【正经社“科技前沿”观察之52】
近期美团发布了财报,但今儿咱不细聊财报,只想说,日入近10亿元的美团好像必须得变了。
财报显示,美团过去一年营收了3376亿元,同比增长22%;净利润为35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58.4%;经调整后净利润为437.72亿元,同比增长88.2%;第四季的钱更是赚得手软,经调整后净利润为98.49亿元,同比增长125.1%。
不过,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看似光鲜亮眼的财报背后,是包括上千万骑手在内的配送者、商家的付出;同时在京东入局、AI加持之下,美团承受的压力已是今非昔比。
1
千万骑手辛苦钱,带给美团3000多亿
为什么说是骑手,攒起了美团的3000多亿呢?
缘由在于,骑手,是市值近万亿元美团的核心竞争力。财报显示,其主要收入来自:配送、佣金、广告、其他。具体看,2024年,美团的核心本地商业分部共收入2502亿元,同比增长20.9%。其中配送服务、佣金收入分别为980.7亿元、922.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3%和23.6%。
由此可见,以外卖为核心的配送是美团的基本盘。
谈到这里,就要简单扒一扒美团外卖的发家历史。众所周知,美团是团购起家,也是当年“千团大战”的唯一幸存者。
如果把时间推回10年前,这家公司最擅长的有2点,一个是地推,一个便是烧钱。那会儿,美团瞄准了外卖这块大蛋糕,雇用大量地推人员,推出“0元管饱”等手段,从大学生高校市场入手,迅速用真金白银烧来了一大片市场。
2024年,美团的交易用户数超7.7亿,年活跃商家数量增长到1450万;在外卖市场中,美团外卖占比高达65%,饿了么占比33%,说美团也靠外卖吃饭一点也不为过,既是外卖,自然就靠骑手。根据美团研究院最新调研数据,全年月均有单骑手数量为336万。
接下来,第二个问题,又为什么说是大众的辛苦钱,让美团赚得这么满?
美团官网有这么一句话“我们在样本地区的调研显示,2024年1-10月,美团外卖的总体超时率为0.75%。”
可想而知,假设一个白领去送外卖,这活儿可能真不一定干得了,即便是北京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副处长王林,也曾在体验了一天外卖小哥的生活后坐在北京马路边,看着车水马龙感叹道“外卖行业不容易。”
结合上面的配送时效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可能不是完全准确的结论:“送得越快赚得快”。
这话什么意思?
换个官方一点的表达就是,配送时效与活跃商家规模带来极致的用户体验,推动收入和利润持续增长。
正经社分析师梳理获悉,美团的骑手也确实众多。2024年中秋,美团CEO王兴在写给员工的家书中披露,2023年,745万骑手在平台获得的报酬,超过800亿元。多方资料显示,目前美团稳定的骑手数量在80万-100万之间,兼职全职等合并数量大概在千万规模。
通过骑手和商家的联动,美团形成了坚实的生活营收阵营,以2023年为例:核心本地商业佣金收入为746亿元。2023年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经营利润达387亿元、利润率18.7%。
到了2024年,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经营利润进一步攀升至524亿元、利润率20.9%。这就不难发现,本地业务在美团的经营盘中,十分重要。但较好的财报成绩,并不意味着美团可以高枕无忧,毕竟,一年挣这么多钱的赛道,也被刘强东看上了。
2
真正将军的,是京东的连环出击
(更多精彩,详见:净赚350多亿的美团要被“逼疯”了?丨正经深度 )【《正经社》出品】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