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捷!中国谷子,正式超越日本谷子

伴随哪吒等国产IP崛起,在本土谷子产业链走向成熟的背景下,国产IP谷子迎来全面爆发。
以闲鱼数据为例,今年第一季度,国产IP谷子的交易额达到日谷的1.2倍,国谷正式超越日谷,成为交易最活跃的谷子市场。
“谷子”是英文单词“goods(商品)”的谐音,泛指由漫画、动画、游戏等领域版权作品衍生出来的周边产品,例如徽章、立牌等。
谷子按IP来源分类,主要分为日本IP谷子和中国IP谷子,简称“日谷”和“国谷”。
在早期谷圈,市面上售卖的主要是日谷,不仅定价高而且购买渠道受限,不少玩家因此望而却步。
4月24日,《2025闲鱼谷子趋势报告》发布,显示2024年谷子消费进入爆发期,年交易额同比激增105%。
进入今年一季度,谷子交易额创历史新高,曾站在“鄙视链顶端”的日谷交易额下滑,被国谷大幅反超。
2025年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现象级破圈,引爆了大众对国风IP的热情。
这股“哪吒”旋风很快反映在谷子销量上。
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国风谷子销量暴涨167%,其中哪吒IP谷子销量同比激增2346.2%。
同属于中国神话题材的国漫《非人哉》因新谷仙山琼阁、敦煌画院联名系列的中式美学实力圈粉,2025年第一季度销量同比涨幅1003.5%。
从IP销量情况来看,国产游戏表现尤为亮眼,连续两年占据谷圈十大IP销量榜的半壁江山。
2025年第一季度,国产女性向游戏《恋与深空》和手游《第五人格》销量登顶,强势超越去年大爆的日谷“顶流”《排球少年》《蓝色监狱》和《咒术回战》,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谷圈IP。
另据国元证券的《IP供给与精神消费共振,谷子经济崛起》报告显示,相对“日谷”,“国谷”购买便捷、价格便宜,国产IP的崛起叠加“国谷”在渠道和价格方面的显著优势共同驱动了“谷子经济”的发展。
目前国产谷子市场有哪些发展趋势?
哪些类型或有哪些特点的谷子更容易受到消费者欢迎?
国谷反超日谷对产业来说有什么影响?
对市场来说有哪些新机会?
国谷在发展中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面临哪些挑战?
对此,第一财经记者陈杨园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国产谷子,从年轻人的小众情绪消费,走向全年龄的大众消费。
国产谷子市场由于《哪吒2》的爆火,激发起了整个谷子市场从小众市场突然走向大众的增量市场可能。
换言之,《哪吒2》带动了更多人成为了谷子爱好者,也直接刺激了国谷对日谷的反超。
毕竟,原本市场规模不大,国谷直接带来的增量市场也就实现了逆袭。
整体而言,国潮风格的谷子,让长期习惯日谷、美谷的用户,出现了偶遇的惊喜。
而且《哪吒2》带动的国谷热,也说明消费者更看重有故事的谷子,而不是纸片人。
过去的国谷缺少“背景”,也是其难以和有庞大动漫内容支撑的日谷比拼的关键所在。
当然,目前而言国谷的形态偏少,《哪吒2》衍生品也大多以公仔、卡牌为主。
这也说明国内谷子厂商中较为成熟的也就在泡泡玛特、卡游等三五家企业中。
短期IP刺激的利好,如果没有更多元化的谷子和玩法体验刺激,刚被吸引进来的增量用户可能会审美疲劳并退出,而让增量市场快速萎缩。
但同时,形态缺失,也是蓝海,可以有更多厂商加入进来。
而故事缺失,则可以有更多国产动漫去填补,逐步替代日谷、日漫。
哪吒打了一个样,也展示了市场潜力,势必刺激更多游戏、动漫和二次元衍生链条的从业者跟进。
对于未来,国谷必须去日漫化,找到国潮的定位,找到根源于中国文化的故事,并且通过动漫去丰满自己的内涵。
此外,国谷需要找到更多在中国市场有发展力的产品形态,包括但不限于变形玩具、贵金属谷子等。
但也要注意知识产权问题,不要在谷子里“山寨”日谷,也不要在产品工艺上侵权。
此前某知名博物馆文创的可动人偶就因某项工艺上疑似“借鉴”国际知名娃娃的专利,而被质疑和下架。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