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想MEGA,破茧再生?

原创@科技新知 新能源车组
作者丨茯神
编辑丨主木 主编丨九黎
“好久不见,甚是想念。”前不久的上海车展上,李想带着回炉升级后的理想MEGA,重新站到了公众面前,与去年理想MEGA首发前夕的高调相比,如今的李想多了一份沉稳。
“非常值得看的视频,乔布斯在的话,苹果汽车应该就是这样的。”彼时的李想在朋友圈发布理想MEGA的预告宣传片时如此配文,颇有一副“教苹果造车”的姿态。
可惜天不遂人愿。理想MEGA后来所陷入的舆论漩涡,不仅是李想及其团队始料未及,让外界看来也颇有些阴差阳错。为了降低风阻系数而稍显大胆前卫的子弹头外观设计,竟被好事者通过修图恶搞为神似“灵车”的模样,进而产生一系列的蝴蝶效应。
关键在于,理想旗下其他车型的总销量似乎也受到MEGA牵连,从2024年3月的3,229辆大幅度回落到4月的1,145辆。官方披露理想MEGA在过去12个月的月均销量为1100余辆,坦诚没有达到月销8000辆的目标预期。“首要责任人”李想也一度告别“微博之王”的身份,宣布闭关潜心复盘。
在2024年一季度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有人问及理想后续M系列纯电SUV的产品规划,李想直言道,“公司今年不会发布纯电SUV产品,会放在明年上半年。”
如今承诺之期已到,理想MEGA的Ultra智能焕新版和Home家庭特别版,果然如约而至。表面上,这是李想对过去失利的一次补救,背后实则是其在高端纯电MPV市场的二次攻坚,也引发了人们对理想汽车未来发展的诸多遐想。
被雷军认可的试验品
回到去年理想MEGA正式上市的3月,作为首席产品经理在理想ONE和L系列上连续收获成功的李想,理所应当地认为,MEGA将是理想汽车下一个爆品,有信心成为50万元以上乘用车销量第一的产品。
然而,第一次滑铁卢到来得如此猝不及防。受负面舆论病毒式传播的影响,理想MEGA上市的72小时内,全国大定订单约3218辆,退订量却高达10297辆。
就是这样一款被市场教育了的“失败之作”,却在近一年后得到了来自友商的正名。
通过小米SU7成为“车圈新王”的雷军,在年初接受央视的采访时,毫不吝啬地夸赞特斯拉和理想的创新精神,他认为特斯拉的Cybertruck和理想的MEGA都是很有创新的作品。
图/特斯拉的Cybertruck
被“行走的流量”点赞的效果也立竿见影。有社交媒体上公布的即时数据称,3月9日16点之前,理想MEGA的潜在用户关注指数非常正常,维持在28%左右。但当天18点23分之后,这一数据直接暴涨到60%以上,而这个恰好是雷军相关受访言论在电视上播出的时间段。
这并非雷军第一次向理想投来善意的支持。就在理想MEGA处于意外风险之际,李想紧随其后推出性价比极高的L6系列,雷军就在公开视频中表示想要购买一辆。正在闭关中的李想,还特意在微博上回复要送上一辆理想L6 Max以示感谢认可。
图/理想L6
事实上,理想MEGA的首发失利,并不能完全归因于来自外部的攻讦。当时来自一线消费者的亲身体验,也指出了新车的诸多不足和缺点。比如缺失后轮转向、调头半径过大的机械短板,以及纯电架构的高速能耗问题。
李想在事后的复盘中也承认:“现阶段销售中高端纯电SUV,足够多的自营超充桩是必要条件,我们认为,当自营的超充桩数量达到和特斯拉中国相近的数量时,才是产品推向市场的合适时机。”
另外,理想MEGA的价格定位策略也遭遇同期来自小鹏的竞品X9的狙击。高达20万元左右的价差,让哪怕是再小的毛病,到了消费者眼里也变成了揉不干净的沙子。
最终,有数据显示2024年理想MEGA的全年交付量为1.3万辆,仅占品牌总销量的2.2%。不过,也有不少消费者在购车后的实际体验中,逐渐发现李想作为产品经理的天赋,一些细节场景中的贴心也发酵出小众圈层之中的好评,进而成为现在理想MEGA Ultra智能焕新版和Home家庭特别版的底气。
纯电、高端与MPV
为什么理想以及一众新能源车企,不选择聚焦SUV和轿车这两个大众赛道持续深耕,而扭头对MPV这一细分品类如此执着?
首先,MPV车型在汽车市场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需求。尽管其市场份额仅占总体规模的5%左右,但高端MPV车型往往能够展现出车企的品牌形象和技术实力。更何况市场上还曾出现过像别克GL8这样的畅销车型,一度被称为上汽的“现金奶牛”。它不仅为集团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还提升了别克品牌在高端商务车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李想也曾亲手打造出过属于理想自己的“GL8”——理想ONE。从2019年上市后,理想ONE陆续创造了很多第一纪录,比如30万元以上中国品牌豪华车型第一次实现单月交付破万;中国新势力首个单车销量过万;包括燃油车在内的中大型SUV车型销量第一,等等。
图/理想ONE
因此,如果理想MEGA能像当初的理想ONE一样一炮走红,那么理想汽车在高端 MPV 市场中便能站稳脚跟,就能吸引更多高净值人士的关注和认可,为品牌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地基。只是,理想的丰满没有敌得过现实的骨感罢了。
其次,MPV 车型的多人乘用场景,与理想汽车一直依赖面向的家庭用车需求高度契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出行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家庭希望能够拥有一辆既能满足日常通勤,又能应对长途旅行、亲子出游等多种场景的车型。MPV自然成了家庭出行的理想选择。理想 MEGA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包括刚刚推出的升级版本,都是试图通过创新的设计和智能化的配置,为家庭用户带来更加便捷、舒适和温馨的出行体验。
然而,在理想 MEGA 沉沦的一年中,市场竞争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2024年,比亚迪旗下的腾势D9, 以超过10万辆的成绩成为MPV年度销量冠军,是其继2023年取代别克GL8获得冠军宝座之后,再次摘得桂冠。
另外,2024年销量前十的MPV中,插混车型占据五位,包括腾势D9、岚图梦想家、传祺E8等自主车型,通过插混技术解决了MPV的续航焦虑与油耗问题。这也恰是理想MEGA尚待验证的痛点之一。
图源/汽车消费网
整个MPV市场在新能源车企们掀起的多维度竞争态势下,正在告别大空间工具车的传统定位和常见的商用场景,转而向高端化、智能化、家庭化全面进化。而基于对地位下滑的担忧,别克GL8等老牌王者也开始选择拥抱时代的变化,主动推出插混版,甚至在宣称还会推出纯电版,以夺回更多话语权。焕然一新的理想MEGA也将迎来更大的挑战。
一场产品经理的补考
传统车企在工业化标准体系下,往往更注重技术迭代,而容易忽略产品定义。在小米造车前期的调研过程中,雷军逛完了各大车展后不禁发出感慨:“你们这哪是做产品,你们这不是靠蒙吗?”
李想从早年的汽车之家到理想造车,也一直以产品经理的角色自居。这或许也是二人惺惺相惜的原因之一。
可独特的优势并非万无一失。理想汽车在二级市场上的股价,自MEGA上市后开启了跌跌不休,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跌去了当时的“1个蔚来+2个小鹏”。王兴作为天使投资人也在5年内,先后抛售理想汽车的港股和美股,套现了一百多亿。
大洋彼岸的投资者们还联名发起了诉讼请求,指控称理想在推出首款电池电动汽车车型MEGA时,夸大了市场对车辆的需求和运营策略的有效性。当然,美股市场上类似的集体诉讼比较普遍,并不会产生太大实际意义上的影响。
相反,这一次脱离预定轨道的急速跌落,也给理想的团队上了一课。“我们在复盘过程中发现,销量目标对于用户而言是没有价值的,在用户眼中这是企业自己的想法和计划,他们更关心的是品牌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价值。”理想汽车产品线总裁刘杰如此总结道。
于是,在该理念下诞生的两款新理想MEGA,保留了最具争议性的外观设计,选择专注于内在体验的极致追求上。其中,Ultra智能焕新版在智能驾驶方面进行了重点升级,搭载了英伟达的Thor-U芯片,算力达到700TOPS,能耗下降 25%;而Home 家庭特别版则更加注重家庭出行的舒适性和便利性,配备了创新的零重力旋转座椅、悬浮大桌板等配置,打造出“大客厅模式”等多种情景模式,在空间体验上区别于同行。
在雷军的认可、产品配置的升级以及市场对高端家庭用车需求的推动下,理想的新MEGA有望摆脱负面口碑的束缚,开启新的征程。不过,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仍不容小觑,理想想要在高端纯电MPV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还要问问对手们答不答应。
在汽车行业的历史长河中,每一次技术变革和市场转型都如同惊涛骇浪,冲击着各大车企的生存与发展。有的车企在浪潮中崛起,成为时代的引领者;有的则被拍打在沙滩上,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理想汽车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一员,其发展历程也将充满了起伏与挑战。
参考资料:雷锋网,《李想听劝,MEGA给理想汽车上了重要一课》
汽车公社,《特朗普的MAGA,李想的MEGA》
财经新视线,《理想MEGA曾备受争议,雷军为何要点赞?》
智谷趋势Trend,《理想的代价:MEGA、滑铁卢和大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