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丸美生物ESG评A:从专利布局到绿色生产的全链破局

4月25日,丸美生物发布2024年财报,并同步发布了《2024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
作为中国眼部抗衰领域的拓荒者与领航者,2024年,丸美生物营收29.7亿元,归母净利润3.42亿元,收入及利润均实现同比超30%增长。
同时,丸美生物的ESG评级从BBB跃升至A级。亮眼的数据背后,不仅是丸美生物运营能力的构建与持续精进,还有丸美以生物科技为内核的全链路研发体系的打造,从成分创新到全产业链条的更新。
丸美生物的ESG路径,也揭示了美妆行业从“营销内卷”转向“科技竞赛”的当下,研发的深度决定了产品的高度,原料的自主定义了供应链的安全,也标志着丸美从专利布局到绿色生产的全链破局战略获资本市场高度认可。
01 专利驱动的研发破局:重组胶原技术重塑抗衰赛道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ESG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可持续消费和绿色产品更为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认知。
根据First Insight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贝克零售中心在2021年11月合作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目前约有73%的Z世代(出生在1995-2009年)的消费者愿意为可持续产品买单支付超过10%的溢价;可持续美妆中的代表赛道“纯净美妆”从小众逐步走向主流,根据Brand Essence Market Research预测,纯净美妆在2020年至2027年的年复合增速将达到12%,远高于全球美妆市场增速。
在追寻更为“纯净”的原材料,丸美生物改写了行业规则。
在传统化妆品行业中,胶原蛋白作为抗衰老领域的核心成分,长期依赖动物组织提取或化学合成,不仅工艺复杂、成本高昂,还存在病毒残留和免疫排斥风险;而化学合成技术虽规避了生物安全难题,却因分子量过大、透皮吸收率低等问题,难以实现理想功效。
更大的问题是,欧美、日本等国针对多种酵母菌对重组胶原蛋白的微观表达申请专利,直接造成了对中国“卡脖子”的局面,让中国美妆产业在高端抗衰市场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经过多年研发,丸美与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开发的成分“重组双胶原蛋白”创新打造了以「I型+Ⅲ型嵌合、Cpro扣环三螺旋结构、翻译暂停专利技术」三大优势,突破了该领域的重点技术难题。
从原料到配方,丸美在重组胶原赛道的系统性创新,让这一突破被称为“典范”——从基因编辑到底层工艺,从功效验证到成本控制,丸美构建了完整的技术闭环。
作为技术卡位的硬核逻辑,2024年丸美生物研发费用达7354万元,同比增长18.07%。截至2024年,其以596项专利(含475项发明专利)构筑行业领先的专利矩阵,每亿元营收专利产出达2.01项,专利密度远超行业均值,形成从基因编辑、菌种构建到功效验证的全流程专利保护网”。
与此同时,技术转化效率突出。多肽的应用支撑小红笔眼霜GMV5.33亿元,使用重组双胶原蛋白技术的小金针面霜首月GMV破千万,丸美生物的研发投入产出比达1:6.8,超行业均值。
作为行业的引领者,丸美生物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营收”的层面,而是用自身力量,承担起推动行业的社会责任。
从2021年起,丸美生物连续举办“重组胶原蛋白科学家论坛”,共话胶原蛋白发展新趋势、分享科研新成果,普及胶原蛋白科学知识。针对化妆品用重组胶原蛋白缺乏行业标准的问题,同时牵头产学研多位专家启动《重组可溶性胶原》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发起“重组胶原蛋白高质量标准倡议”。
该标准将全方位地对化妆品用重组可溶性胶原蛋白原料的质量控制、技术要求以及检测规则进行严谨且细致的规定,有力推动了重组胶原蛋白在化妆品领域更为深入、规范且广泛地运用。
独行者速众行者远,能力者领队。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高质量发展的表现之一,就是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饮水思源,回报社会,主动、勇敢地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通过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绿色发展以及规范企业治理等多方面的努力,而事实证明,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既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利器,也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02 绿色生产全链构建:从原料到包装的可持续革新
胶原蛋白作为抗衰领域的核心功能蛋白,长期受制于国际技术垄断。丸美生物通过自主研发的“重组双胶原蛋白技术”,打破传统动物提取与化学合成的局限,构建了从基因编辑、菌种构建、发酵工艺到规模化生产的全链条技术闭环,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全种胶原、全类蛋白、全自研自产自迭代”的胶原蛋白企业。
在环保法规趋严的背景下,丸美将绿色生产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战略布局,构建生物合成技术驱动的可持续原料体系。
第一是低碳生产: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替代动物源提取,彻底规避动物伦理争议与病毒残留风险。
第二是清洁生产,减轻环境足迹,通过生物合成技术驱动的可持续原料体系,实现从“被动环保合规”到“主动绿色造标”的战略升级,2024年凭借全链减碳成效获评“广东省省级绿色工厂”
第三是绿色包装:通过制定《原材料节约管理制度》和《包装材料减量化实施方案》,持续推动原材料节约和包装材料减量工作。通过优化原材料采购流程、优化生产工序、加强库存管理等措施,进一步降低资源浪费。
从原料端的生物发酵技术,到生产端的低碳工艺,再到消费端的包装革新,丸美构建起覆盖“研发-生产-流通”的绿色全链条”
面对重组胶原蛋白的市场认知混乱,丸美生物通过“硬核科普+透明溯源”构建差异化沟通策略,携手央视网以及知名博主,通过深入生产源头、科研实验室以及临床测试基地等多维度的实地探访与详细解读,以直观、生动且专业的方式向广大消费者全方位地科普重组胶原蛋白在抗衰方面所独具的优势和切实的作用机制,为消费者答疑解惑,增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纽带。
丸美生物的绿色原材料战略,揭示了一条从“被动合规”到“主动造标”清晰路径:
——技术深潜:以底层研发突破,将环保成本转化为技术红利,例如生物发酵工艺同时解决安全、成本与可持续性三重问题;
——标准卡位:通过主导行业标准制定,将企业技术路线上升为市场准入门槛;
——信任重构:用透明化沟通破解“成分玄学”,将晦涩的生物技术转化为消费者可感知的功效语言。
这种“技术+标准+传播”的三维攻守,不仅让绿色战略从成本项变为利润引擎,更重新定义了国货美妆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从追随者变为规则制定者。
03 全链破局的治理支撑:ESG 评级跃升背后的体系化能力
近些年,国际美妆龙头公司在ESG方面纷纷走向了“软实力”的竞争,在产品端构建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产品模型,在营销端注重负责任营销、消费者教育,从而打造出的安全、绿色、具备人文关怀的品牌形象,对于品牌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丸美生物收入及利润均实现同比超30%增长,奠定生物科技赛道的头部地位,其品牌软实力和可持续发展形象,同样备受关注。
ESG视角下的上市公司治理重点是,在外部高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激发、激活公司治理的内生动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从而穿越周期,基业长青。
这方面,丸美生物交上了一份不俗的答卷。
2025年3月,华证指数发布最新ESG评级,丸美生物(603983.SH)评级由BBB提升至A,在15家个人护理行业A股公司中排名第三。其中,公司治理(G项)得分89.38,位列行业第二,环境管理(E项)得分79.56,社会责任(S项)得分78.241。这一跃升标志着丸美生物在环境、社会与治理领域的系统性提升,尤其是在绿色生产、合规运营及供应链管理方面成效显著。印证了丸美生物“专利布局+绿色生产”双轮驱动的全链破局战略,正转化为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
丸美生物的ESG实践揭示了一个产业真相:在美妆行业从“营销内卷”转向“科技竞赛”的当下,研发深度决定产品高度,原料自主定义供应链安全。其通过重组胶原蛋白实现技术突围、借绿色原料构建差异竞争力的路径,为国货美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范本。正如丸美生物CEO孙怀庆所言:“我们正以专注且深入的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为支点,撬动从成分创新到产业链的更新,让中国智造站上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