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如何看待东软集团2024年财报表现?

访客 2025-04-30 19:01:11 66744
如何看待东软集团2024年财报表现?摘要: 让专业的场景变得简单,让繁杂的操作变得直接,让客户的体验变得高效,不仅是东软集团一以贯之的创新驱动力,更是数智与移动产业...

让专业的场景变得简单,让繁杂的操作变得直接,让客户的体验变得高效,不仅是东软集团一以贯之的创新驱动力,更是数智与移动产业的发展共识。

如何看待东软集团2024年财报表现?

4月28日晚间,东软集团(600718)披露了2024年年报。

报告期内,公司录得营业收入115.6亿元,同比增长9.6%;但利润表现却稍显逊色,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04.7万元,同比下降14.70%,基本每股收益为0.05元。

在“少输当赢”的市场脉络中,整体来看,这样的经营业绩还是算得上差强人意的。毕竟,营收接近两位数的增长,说明客户为东软的产品和服务买单的意愿还是较强的,但净利润有所下滑,也说明业务成本可能有所抬高。

不过令人有些意外的是,财报发出后,东软集团的股价仅在首个交易日出现了下滑,次日交易日便直接高开,尽管盘中有震荡,但还是有较为明显的上扬趋势。

这也从某个侧面看出,如今的资本市场已褪去了浮躁,变得愈发理性,相对于只看营收、净利等几个单一维度的财务数据,市场更愿意耐住心,去分析和探讨数据背后的机会,因为这才是判断一家企业能够穿越周期的本位。

01 增长从何而来

2024年,全球经济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前行,地缘冲突、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债务危机等因素给企业发展带来诸多挑战。也正是处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与科技创新相关的产业,诸如软件、AI、云计算、智能解决方案等等,才更是备受市场的关注。

坦白讲,在市场不确定性激增的情况下,东软集团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殊为不易。

尽管归母净利润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但主营业务净利润提升至4.35 亿元,同比增长22.01%,核心业务盈利能力不断增强,一方面可以提升经营质量,另一方面也增强公司的经营韧性。

主营业务净利润的提升,也会带来经营性现金流的增加,本期内,东软的经营性现金流达到8.55亿元,同比增加了5700万元,刷新了历史新高,这也为公司的研发投入和常规运营,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当然,这几个核心财务指标,还不足以充分证明东软集团的增长态势,只有通过拆分具体业务,分细项观察,或许才能帮助市场更清晰地看到,这家正在积极谋求转型的企业,一步步释放出来的活力。

财报显示,如果将东软的产品及服务按照行业划分,由“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智能汽车互联”“智慧城市”和“企业互联及其他”构成,四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共同支撑起公司的营收体系。

“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板块是四大业务板块中,唯一一个营收出现下降的板块,且下滑幅度超过了12%。但好在,该业务板块的营收成本得到了较大的优化,成本回缩13.8%,加之行业大盘整体仍处在低迷周期之内,因此综合来看,该业务表现还算可以。

“智能汽车互联”板块营业收入增长 4.70%,达到了41亿元,与此同时出货量也在持续提升,2024年,东软集团持续获得吉利、长安、奇瑞、一汽、零跑、长城、保时捷、奥迪、英力士等国内外主流车厂定点订单,整体出货量同比增长超30%,海外业务增长更是显著,达到65%。

“智慧城市”板块增长最为迅猛,营业收入同比增幅高达49.95%,某种角度上,这种增长势头并非没有依据,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思路下,无论是各地方政府的城市运管能力,还是产业企业的技术赋能,这些本就是东软集团“解决方案智能化”战略施行的目标方向。

“企业互联及其他”板块营业收入增长13.64%,公司在数据中台、软件产品和数字服务等业务上取得了新进展和沉淀,有望为更多企业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毛利率同样是企业经营层面的关键指标。2024年全年,“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企业互联及其他”的毛利率分别出现了1.27%和2.64%的提升,“智能汽车互联”“智慧城市”受营收成本上浮的影响,毛利率稍有下滑。

02 AI驱动新动能

无论是起家于软件服务领域的东软集团,还是诸如用友、金蝶等广义定义下同赛道中的其他企业,可以说,整个行业都面临着转型,或者说已经进入到实打实的转型阶段,AI、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落地,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广阔空间。

特别是,来自于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也为行业焕新创造了有利条件,诸如“人工智能+”行动的推进,对于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推动各产业智能化升级,都有着加强的推动作用。

基于此,对于一家技术型企业来说,研发创新永远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2024年,东软的研发投入总额达到了9.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在8%左右。客观而言,如果单从投入规模上看,其实还算可观,但营收占比相对少了一些,横向来看,同赛道中,用友的研发占比微超10%,金蝶的研发占比大概在15%左右。

技术企业的科研实力,还体现在关键技术的专利有效量上。2024年全年,东软新增登记软件著作权367件,新申请专利175件,其中新申请发明专利159件,同比增长13%;授权专利170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43件。

上述这些研发成果,主要分布在AI、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与云原生、区块链、医疗健康、汽车智能化等领域,这也为公司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时至今日,技术竞争更贴近实际的一面已经显露,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最高的衡量标尺,仍是技术能怎样切实改善生产生活。

东软构建的“融智”解决方案智能化实施框架,属于技术落地产业端的一个实证。根据官网介绍,该框架形成了完整的AI技术体系与方法论,全面加速AI+行业的战略布局与实施,特别是在AI+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技术解决方案是否真的切中产业需求,帮助地方政府、不同量级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真金白银”才是最为直观的体验。财报显示,东软2024年AI应用合同达到6.78亿元,数据价值化合同2.33亿元,同比增长207%。

十数年前,当人们开始有意无意去思考“AI到底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这样的问题时,达沃斯经济论坛上的技术学者曾说过,AI将是这个时代里最重要的技术变革力量。尽管言论一出,世界开始浮想联翩,但在当时,没有人能够真正想到,AI能以怎样的方式嵌入生活。

十数年后,智慧之力已慢慢走出实验室,并真正迈入了场景应用之中:手机厂商们开始将AI能力灌注至视觉、音频等方面;互联网公司在AI体验上的主要卷点,则落在了搜索、图文、视频等生成方面;而像东软集团这般,则是直接带来企业甚至产业级的解决方案。

尽管世间万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但从财报来看,东软集团的智能化战略变革的确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通过构建了“融智”解决方案智能化实施框架,全面加速AI+行业的战略布局与实施。

仅拿核心业务板块之一的“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来说,在产品端,发布“添翼”医疗健康智能化全系解决方案,覆盖近百个医疗场景;在生态端,与像华为这样的超实力科技企业达成临床医生助手、患者服务、卫健、医保智能管理等多元合作。

再来看另一个优势业务“智能汽车互联”板块,在“软件定义汽车” 的服务理念,以及包含 IVI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智能座舱域控制器、T - Box/5G Box 等的丰富的产品矩阵下,东软已成为车企创新的有力伙伴,这也助推了出货量的提升。

03 写在最后

令人充满期待的是,这仅仅是一个起点。

按照创始人刘积仁博士的说法,“新的一年,东软将更加坚定地推进解决方案智能化战略,实现从技术的提供者向价值的创造者转变,从支持客户的数字化转型向推动新商业模式的创造转变,以数据为驱动,以智能为创造,以平台为支撑,以生态为资源,为客户、为产业、为社会积极打造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是啊,让专业的场景变得简单,让繁杂的操作变得直接,让客户的体验变得高效,不仅是东软集团一以贯之的创新驱动力,更是数智与移动产业的发展共识。毕竟,只有有能力促出成千万企业的生产力,数智世界才能来得更顺畅。

作者:富有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