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家庭心理沙盘套装所提供的沙具,不能表达孩子,应该怎么办?

使用家庭心理沙盘套装的T女士反馈,在做沙盘作业过程中,孩子发现所配的沙具有些少,比如,孩子想要“小比例的”农场主、有各种动作的猎人,趴着的、蹲着的、躺着的,这样她会好更丰富地表达自己了,但实际发现这样的沙具没有。
能够激起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放下手机,沉浸在家庭心理沙盘套装创意表达中,这本身就是一件大事。尤其,孩子开始思索怎么表达自己,且发现无法表达自己,这一刻其实更是一种进步。
心理沙盘套装的起作用的本质,是化无形为有形、以有形治无形的双向沟通工具。而其中起桥梁作用的心理沙具,确实很重要,但也不是要所配的沙具,能穷尽世间所有事物。
T女士所反馈的问题,跟心理咨询师所反馈的缺少某个沙具还不一样。毕竟使用家庭心理沙盘套装的是家长(与孩子),属于非专业人员,跟专业的心理沙盘游戏师不一样。(详见《缺少某个沙具就不能做沙盘游戏,这绝对是个大问题》http://www.xinlisp.cn/202201201208.html)但我们更应该对家庭心理沙盘套装的使用者,更有耐心与抱持。
我们心灵世界的奇妙之处,就是可以天马行空、以点代面、五彩缤纷地主观表达自己。眼前看到的心理沙具,若发现没有与内心世界一一对应的沙具,完全可以用具有原始意象的沙具来代替。这一点是需要我们跟家长朋友所明示的。
另外,使用家庭心理沙盘套装的家长,如T女士所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难道就一定要满足孩子吗?
我们觉得,根本不用。
在世俗的世界中,大多数家长几乎都在尽可能地在满足孩子对物质上的需求,而空缺与不足,换一个角度,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所以,完全可以借此引导孩子,发挥其思维的创造性与动手能力,创造出自己想要的任何沙具。这样一定会进一步“沉迷”于家庭心理沙盘套装,而对孩子问题的解决,也更有了针对性。何乐而不为呢!
这就是心理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创造性——心理舞台剧开始发挥作用了——我更愿称其为艺术性。
坦白地说,心理沙盘套装所配的沙具,具体到各种动作、各种表情的人物与动物类沙具,都要与我们内心相对应,不止是有挑战性,而是根本不可能的。作为心理沙盘厂家,不是不愿提供,而是这样细微的沙具,不容易搞得到,也没必要。
但这一点,不是我们没有立即提供相应沙具的原因。
我们将T女士反馈出来的问题,作为帮着孩子成长的机会,而且这确实是转机。按照我们的指导,当孩子与家长一起动手做出心仪的沙具(橡皮泥捏也好,纸壳糊也好),并放置到家庭心理沙盘套装中发挥作用,这就是心理舞台剧开始入场的时候了。
最后我们也很中肯地给出指导:如果使用一段时间后,孩子还在纠结这类沙具,我们自然也会有应对之策。
家庭心理沙盘套装使用过程,治愈往往就在于孩子发现并提出的问题中,不是吗?
#心理沙盘套装# #心理沙盘# #心理沙盘游戏#
https://weibo.com/u/59782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