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飞机概念起飞!产能采购双提升,出口步伐加快,产业链公司受益

5月8日,大飞机概念继续走强,多只个股涨停。截至收盘,中航成飞收获20CM涨停,润贝航科、沃尔核材、利君股份等多只个股实现10CM涨停。
机构分析称,当前国产大飞机事业发展如火如荼,海外市场拓展速度也正在加快。产业方面商飞生产规划超预期,2025年至2029年C919产能规划有所提升,2025年采购额也将提升。
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近段时间以来,国产大飞机领域的利好消息不断,产业发展正全面提速。
中国商飞近日在2025年供应商大会上宣布,C919大飞机2029年产能目标将提升至200架/年,较原计划的150架大幅提升33%。预计2025年至2029年,C919大飞机的产能将逐年提升至75/100/150/200架。
从采购数据来看,商飞2025年采购额预计在去年200亿元的基础上再提升70%。
机构分析指出,目前,波音和空客构成行业双寡头垄断格局,而大飞机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科技、工业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此外,大飞机产业还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价值,对提升国防工业质量起到关键作用。
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形势下,大飞机产业链自主可控、全面升级或迫在眉睫,我国商飞商发产业或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天风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未来20年,我国新增商用发动机市场需求有望超过6000亿美元、平均每年需求超2000亿元人民币,市场空间广阔。
国产大飞机出海提速
与此同时,国产大飞机出海也取得新进展。近日,一架国产C909飞机从印尼美娜多飞抵上海。这是印尼翎亚航空开通的首个美娜多-上海航班,这标志着国产飞机在国际化运营道路上取得了新突破。
随着C909的运营渐入佳境,更多海外订单也在持续落定。今年3月底,中国商飞向老挝航空公司交付了首架C909飞机,这是中国的喷气式客机首次进入老挝市场。4月,由成都航空湿租给越捷航空的两架C909飞机开通了“河内=昆岛=胡志明”航线,标志着中国商用飞机在越南开启商业运营。
中国商飞透露,截至4月,印尼翎亚航空、老挝航空、越南越捷航空三家海外航空公司已累计使用C909飞机在东南亚开通15条航线,运送旅客超25万人次。
此外,文莱航司也计划运营ARJ21飞机。2023年,文莱骐骥航空就与中国商飞签订了《国产大飞机购买意向书》,金额20亿美元,此次订单涵盖了商飞目前的多种型号,包括15架C919,15架ARJ21客机,3架ARJ21货机,1架ARJ21医疗机,1架CBJ公务机。
目前,我国自主研发和生产的C909飞机已经出口多个东南亚国家,如老挝、印尼等。同时C919大飞机也在加快海外认证的速度。有观点认为,国产大飞机未来在东南亚的潜在市场或较大。
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
目前,A股市场“大飞机”概念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00家。受益于国产大飞机订单持续放量,产业链公司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豪能股份(603809.SH)主要为C919提供精密加工产品,涉及飞机机头、机身、机翼、尾段等各部位相关零部件。该公司此前表示,公司全资子公司昊轶强除C919外,还在为C929、ARJ、波音、空客、军机、无人机等提供精密加工产品。
爱乐达(300696.SZ)是国产大飞机C919及国产支线飞机ARJ21前机身的主要生产商。此外,该公司的重要客户成飞民机承接了大量空客、波音的国际转包订单。爱乐达在2024年年报中指出,公司主要为国产飞机C919、C929、ARJ21、MA700、AG600等机型提供零件。
润贝航科(001316.SZ)为全球1800多家客户提供飞机航材,拥有一站式产品供应能力和贴近市场的销售网络。该公司此前在互动平台透露,公司为商飞C919项目提供航空原材料及航空化学品等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国产大飞机C919的市场份额持续扩大、产能增加和国产化率的提升,将带动整个大飞机产业链快速发展,相关公司有望从中受益。同时,建议产业链公司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积极参与到国产大飞机的研发和生产中,不断突破核心技术和材料壁垒,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