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利再下重手,极氪高端化会否功亏一篑?

文丨詹詹 郭小兴 编辑丨百进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2400字)
【正经社“汽车淘汰赛”观察之31】
吉利系再传大消息。
根据吉利汽车5月7日于港交所发布的公告,其向极氪提交非约束性报价函,建议私有化极氪,拟以每股25.66美元的溢价收购极氪剩余34.3%股份,倘若建议落实并完成,极氪将成为吉利的全资附属公司,实现私有化并于纽交所退市。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给出的解释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我们将审时度势、根据《台州宣言》精神,持续推动汽车业务整合,回归一个吉利......同时,我们仍将保持与美国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密切沟通与合作。”
这距离极氪上市尚不到一年时间。作为吉利孵化的新品牌,极氪曾经刷新了新能源车企史上最快上市纪录,从2021年4月15日品牌发布到成功IPO,仅历时37个月。不过上市一年多以来,股价大起大落,难言令人满意。
退市消息发布后,极氪美股股价当日大涨超10%,报收25.19美元/股。这场估值60多亿美元的私有化交易,不仅是吉利集团"回归一个吉利"战略的关键落子,更折射出极氪在高端市场的突围困境与销量承压的深层焦虑。
1
连续亏损销量承压
年报显示,2021-2023年,极氪净亏损分别为45.14/76.55/82.64亿元,三年累计亏损204.33亿元,亏损逐步加大的主因是研发费用的升高和渠道搭建铺设的基础成本费用支出。2024年亏损有所收窄,全年净亏损57.9亿元,同比减亏30%。
自成立以来,极氪已经推出多款车型。2024年11月,极氪整合领克组建极氪科技集团,旨在打造年产销百万级的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集团。尽管极氪2024年以22.21万辆的成绩成为高端纯电销冠,但2025年的市场环境已发生剧变。
根据极氪科技集团规划,2025年需完成74万辆销量,然而前四个月,极氪仅交付5.5万辆,完成率远远不到20%,远低于领克的28.3%,冲刺全年任务压力不小。
销量疲软的背后是产品迭代与市场竞争的双重挤压。极氪主力车型001在2024年贡献超8万辆销量,但2025款车型因智驾升级引发老车主大规模维权,导致品牌口碑受损。与此同时,小鹏X9、理想MEGA等竞品在MPV市场的强势崛起,进一步分流了极氪的潜在用户。
渠道端的整合阵痛同样显著。极氪原本以一二线城市直营模式为主,而领克在三四线市场拥有更密集的经销商网络。合并后,极氪需借助领克渠道下沉,但品牌展厅仍需保持独立,避免消费者认知混淆,这就带来了高端形象与销量压力之间的矛盾。
2
调整高管加速整合
更多精彩,详见:(吉利再下重手,极氪高端化会否功亏一篑?)【《正经社》出品】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