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看天吃饭”的虎牙,开始种田了

访客 2025-05-14 20:48:16 46878
“看天吃饭”的虎牙,开始种田了摘要: 北京时间5月13日,虎牙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虎牙营收15.1亿元,同比实现企稳,...

北京时间5月13日,虎牙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

“看天吃饭”的虎牙,开始种田了

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虎牙营收15.1亿元,同比实现企稳,环比回升;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口径下,虎牙净利润达2400万元,已连续第五个季度实现盈利。

对一家曾出现亏损、营收模式高度依赖打赏的游戏直播平台而言,这份财报不仅意味着盈利能力的延续,更标志着结构性重构的持续推进——虎牙正加速摆脱“流量换打赏”的旧模型,向以游戏相关服务、广告业务为支撑的多元化收入结构过渡。

路径的转向,背后是定位的转变。过去几年,游戏直播行业经历深度洗牌,平台退场潮接连发生。虎牙是少数仍在重写自身叙事的玩家——其角色从产业末端的流量容器,向产业链中的分发、转化、交易节点演进。

这一切并非在真空中发生。当前,国产游戏正在经历一轮结构性崛起,而同虎牙绑定甚深的腾讯游戏和其他游戏厂商,近期亦在内容供给、全球发行与IP生态上持续提速,带动整个生态系统加速运转。

面对系统性红利,虎牙没有等风来,而是主动嵌入风的路径,赢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而这,亦为下一个周期的潜在增长,预留了落点。

虎牙“逆天改命”

游戏直播行业,其实也曾有过“众星捧月”的待遇。

彼时,这个行业一度被资本与舆论视为内容风口,在短短数年内迅速膨胀、扶摇直上。然而,当流量红利逐渐衰退,行业的结构性问题随之暴露,其亦迅速坠落,行业回归冷静,估值与预期同步下调。

究其所因,游戏直播的商业模式存在着一些显性风险——高度依赖头部主播、收入结构单一、用户付费意愿逐渐变弱,叠加宏观大环境和行业“看天吃饭”的强周期属性,使直播平台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一旦头部主播离场或核心游戏产品退热,平台便如断流之水,陷入增长停滞甚至下滑的困局。

不过,就在近些年业界几乎要为游戏直播行业“盖棺定论”之际,虎牙却逆势而上,以自身战略性转型,打破了游戏直播的西西弗斯宿命。

2023年5月,腾讯副总裁林松涛出任虎牙董事长,随后,腾讯系管理团队陆续接管核心岗位——联席CEO兼高级副总裁黄俊洪、联席CEO兼CFO雷鹏相继到位,标志着虎牙正式进入腾讯深度介入期。

但更值得关注的,不是人事更替本身,而是其背后战略路径的转向。

上任后,林松涛迅速推动“三年计划”,将公司从依赖用户打赏的直播平台,转型为以游戏分发、虚拟道具销售、广告投放等为核心的“游戏相关服务商”,即由C端主导,扩展为B端驱动,重构营收模型与平台定位。

此后,管理团队围绕“调结构、重布局、补内功”的核心逻辑,持续推动组织迭代与业务重塑,明确将平台增长逻辑从“赚流量的钱”转向“赚产业的钱”,主动向产业链中上游延展。

显然,虎牙管理层在关键节点上的方向判断与执行力度,值得肯定——面对行业整体收缩、市场情绪持续转冷的现实,虎牙管理层并未选择维持旧模型的边际优化,而是做出方向性重构,不仅彻底,更显果断。

这一战略方向,已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中得到初步验证。

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虎牙游戏服务、广告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长52.1%,达3.7亿元,占整体营收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6.2%提升至24.6%,营收结构开始向更加可持续方向迁移。

营收多元化的同时,虎牙亦已连续五个季度实现Non-GAAP口径下盈利,过去长期被质疑为“亏损包袱”的虎牙,如今已完成财务层面的结构性反转,并将盈利能力逐步稳定为常态。

这一变化,既打破了外界对其“不可持续”的偏见,显然亦能使其在腾讯体系内,赢得更清晰、更具协同价值的生态位。

在分析师电话会上,虎牙管理层进一步释放了未来预期——随着总收入同比企稳、多元业务增长持续推进、平台运营效率提升,公司全年营收有望实现同比增长,Non-GAAP经营利润层面亦将进一步改善。或许这个时间节点,将成为虎牙总收入触底反弹的重要转折点。

归根结底,虎牙的企稳与反弹,实质上纠正了一个长期被误读的命题——游戏直播的商业模式并非“一条路走到黑”,决定平台走向的亦非外部周期,而是行业玩家是否具备重构商业逻辑的能力。而这,正是虎牙目前所极力证明的事。

泼天富贵,虎牙接得住吗?

在游戏产业这条震荡起伏、却始终波动向上的曲线中,游戏直播平台长期占据着一个关键但易被忽视的位置——它既非内容源头,亦非流量终点,而是连接内容生产与用户转化的节点。

此刻,虎牙正站在这个节点上,等来了属于自己的窗口期。

现阶段,在《黑神话:悟空》的带动下,国产游戏全面提速,内容供给加速外溢,全球影响力持续扩张。与此同时,游戏的产业地位亦在结构性抬升——从来没有哪个时代,游戏的价值如此被主流社会认可与追捧。

与此同时,作为虎牙“老大哥”的腾讯游戏,过去一年持续提速——内容供给强度显著上升,现象级新作频出,IP体系快速扩展。在这一背景下,虎牙作为腾讯游戏生态中的关键的分发与转化节点,所承载的战略权重显著提升。

此外,2025年被普遍视为“游戏大年”,多款重磅新作密集上线,市场热度不断累积,游戏产业整体进入内容密集释放与用户回流的共振阶段。

国产游戏产业在持续爬坡,腾讯内容引擎全速推进,叠加2025年多款重磅游戏集中上线,产业正在形成一轮少见的结构性上行周期。虎牙恰好踩在这些变量的交汇点上,迎来一次稀缺的“周期+结构”双重共振窗口。

对虎牙而言,眼下的关键命题在于,这份“泼天富贵”其接得住吗?

如果仍以过去那套“看天吃饭”的逻辑衡量,行业回暖之年本就是直播平台的丰收期,内容爆发、用户回流,虎牙自然有望“吃饱”。但显然,虎牙并不满足于此。

如前所述,在新管理层的主导下,虎牙并未将希望寄托于周期修复,而是选择主动换轨,通过战略转型主动降低对打赏与流量的依赖程度——如今的虎牙,早已不再是简单的流量通道商,而是将收入场景大幅前置,深度嵌入用户消费路径的前端。

以游戏分发为例,虎牙通过将直播流量与游戏转化打通,尤其是在新品上线或节点活动期间,虎牙与厂商的深度联动已成为增长杠杆。据悉,春节期间,《QQ飞车手游》《和平精英》《英雄联盟手游》等多款游戏通过虎牙实现分发流水环比显著增长,较24Q4的增长都超过了50%。

而在道具售卖方面,虎牙则持续扩展SKU、打磨支付体验——第一季度GMV创新高,说明平台的“货架能力”正被激活,虎牙用户群正在从“看热闹”变为“真买单”。而这条收入链条,亦能反哺主播生态。

显然,主动谋求转型的虎牙,正逐渐深入游戏产业链条核心——不只是换个口袋装钱,而是直接换了更大的口袋——容量更大、周期更长、抗波动能力也更强。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游戏正加速推进全球化布局,其“SPARK 2025”计划已显现出明确的出海导向。而今年3月,腾讯以11.6亿欧元战略投资育碧新成立的子公司,取得其25%股权,进一步强化其全球内容供给网络。

在此背景下,虎牙作为腾讯游戏生态的关键一环,其平台能力也在同步向海外复制。据悉,2025年第一季度,虎牙海外游戏相关服务的收入实现了环比数倍增长。

虎牙联席CEO兼高级副总裁黄俊洪亦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基于当前的业务轨迹和市场前景,我们有信心继续扩大海外用户覆盖和业务规模。海外游戏相关的商业化业务有着很大的潜力,有望成为公司重要的增长引擎之一。”

足见,虎牙的战略重塑并非孤立发生,而是与外部环境形成呼应——未来数年,国产游戏有望释放高质量供给,腾讯游戏亦处于全球化加速阶段。在这一背景下,作为游戏生态协同的重要支点,虎牙在下一阶段的表现值得期待。

倚天,不如立地

虎牙要兑现平台价值,转型是前提,基本功是底座——唯有用户留得住、看得久、最终在平台内完成决策,游戏相关服务商这条路才能走实,故事才能讲得通、讲得稳。

然而,在短视频无差别收割注意力的时代,用户停留变短、兴趣碎片化,游戏直播平台内容难免被稀释。

而虎牙对此的回应,是一件在流量至上的叙事下显得不合时宜,却颇具穿透力的选择——主动加厚底盘,增重平台结构,力图守住游戏直播的场景,不和短视频比“快”,而是比“深”。

具体而言,虎牙祭出了“内容+技术”的双轮驱动打法。其中,内容端并未随行业收缩而降本压缩,反而围绕“优质、专业、多元”三条主线持续加码。

以核心赛事版权布局为例,2025年第一季度,虎牙共直播约75项主流电竞赛事,涵盖《英雄联盟》职业联赛(LPL)、《王者荣耀》职业联赛(KPL)、《无畏契约》曼谷大师赛等诸多重磅赛事,延续其作为行业内电竞赛事第一观看平台的领先优势。

只是,在外部玩家加速抢占头部版权的当下,单靠为用户带来头部赛事显然远远不够。因此,自制内容成为虎牙内容布局的另一条主线。虽然这些赛事未必每个都能破圈,但叠加重磅自制电竞赛事IP如“虎牙英雄联盟传奇杯”系列的加持之下,虎牙的自制内容胜在高频、可控、粘性强,是平台沉淀铁粉、构建用户护城河的“慢变量”。

今年第一季度,虎牙推出约25档自办电竞赛事与娱乐节目。其中,重点打造的原创IP赛事“虎牙英雄联盟传奇杯S3”已与电子竞技亚洲冠军联赛(ACL)达成合作,正式纳入其英雄联盟项目体系。今年的“传奇杯S3”在赛制设计上实现重大突破,首创中韩双赛区模式,既加快赛事推进速度,又通过引入韩国赛区强劲对手,大幅提升赛事竞技强度与观赏性,强化了赛事品牌影响力。

可以看出,虎牙正在从内容的“搬运商”向“主理人”转型——既有版权硬通货,亦试图提升内容主权与IP协同能力,从而拉高自身的内容壁垒。

另一方面,在直播行业整体趋同的背景下,虎牙亦在通过AI缔造新变量。

围绕“虎牙英雄联盟传奇杯S3”,虎牙推出的全场景观赛AI智能体“虎小Ai”成为本届赛事中的一大技术亮点——作为“懂战术、会整活”的虚拟搭子,从战术解析到互动解说、从短视频剪辑到造梗,“虎小Ai”几乎贯穿了赛事全周期。

拓展观赛玩法的同时,“虎小Ai”亦对准了游戏直播行业长期未解的互动难题。数据显示,截至5月初,本届传奇杯累计弹幕超30万条,其中约17%与“虎小Ai”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用户从被动观看转向更具黏性的深度参与。

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虎牙平均移动月活用户达8340万,较去年同期的8260万小幅增长。付费用户则同比保持平稳,达到440万。在行业整体承压、用户分流剧烈的背景下,相较行业内其他平台用户持续流失的现状,虎牙这样的用户水平本身已具稀缺性。

如果内容是水,技术就是管道,而虎牙正在重建游戏直播产业的输水逻辑——掌控水从哪来、流向哪去的同时,亦在通过前述转型,探索其如何被计量、有效实现增收。

归根结底,面对“还能走多远”的质疑,虎牙并未多言。它只是继续调结构、修管线、补地基,一步一脚印地向前走。这份一季度财报,既是递交给全球游戏厂商的“投名状”,亦代表着略显沉寂的游戏直播行业,逐渐摸索出了新的活法。

有些平台靠风生,有些平台靠命硬,而虎牙,则靠自己争取。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