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520礼物,药明康德给的

2025年3月18日,CXO行业龙头药明康德(603259.SH)公布了2024年财报数据。但这份发布时点符合预期的年报公告,提到了部分超越投资者预期的内容,比如将在执行2024年度分红计划的同时,增加2025年特别分红方案:
根据药明康德公告,2025年5月21日执行的10派1.33169元(含税)股息分配方案中,0.98169元(含税)来自“预期内的”2024年度分红计划,其余0.35元(含税)则来自“超预期的”2025年特别分红方案。
而从股吧、论坛来看,5月20日当晚,已有股东陆续拿到了分红款。
自2018年A股IPO以来,药明康德均会在每年年报公布的同时,宣布将年度净利润的30%,用于执行股东分红。企业的年度净利润金额可能发生波动,但药明康德的股利支付率一直稳定在30%。
如果以药明康德2025年第一季度36.72亿元的净利润测算,其2025年第一次特别分红派发的10.11亿元股息,大致相当于其2025Q1净利润的27.53%——非常接近药明康德稳定执行的年度30%股利支付率。
药明康德增加分红频率的底气是什么?其管理层又为何选择增强股东回报预期?本文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梳理。
【药明康德的股东回报底气】
专注Smart Beta策略的美国小众ETF供应商Cambria,其创始人Mebane T. Faber,曾撰写过一本名为Shareholder Yield: A Better Approach to Dividend Investing《股东回报:获取股息收益的更好方法》的投资书籍。书中Faber将股东回报的表现形式,确定为三大类:分红、回购,和债务偿还。
拥有长期、稳定、可预期的股东回报,当然是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的终极目标。但根据Faber的研究,上市公司执行长期、稳定、可持续股东回报计划的前提,首先必须维持优秀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成果。
▲资料来源:药明康德官网
根据2025年4月28日公布的一季报,药明康德第一季度收入及利润均重回双位数增长,其中营收同比增长21%,而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0%。
如何理解药明康德2025Q1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的意义?
药明康德上一次公布营收和利润双位数以上增长的业绩公告,需要回溯至2022年第三季度;且彼时营收、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来自于阶段性旺盛的新冠药物研发需求。
而对于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的现象,ChatGPT是这样理解的:
-成本控制有效:公司在成本管理上表现良好,费用增长低于收入增长,提升了利润率。
-运营效率提升:公司可能通过优化运营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提高了单位收入的利润贡献。
-产品或服务结构优化:公司的产品或服务结构,增加了高利润率产品或服务的比例,从而提升了整体利润率。
-规模效应显现: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固定成本被摊薄,单位成本降低,导致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
当增量经济周期切换至存量经济时代,再叠加新冠事件对全球贸易链带来的深远影响,药明康德重新回到业绩增长区间的最大底气,或许需要归结于其成熟的CRDMO商业模式。
据药明康德2025Q1财报数据显示,其96.5亿元营收中的73.9亿元(占比76.58%),来自于WuXi Chemistry的CRDMO业务。而该业务2025Q1的营收,同比增长高达32.9%。
CXO企业在发展初期,往往在研究(R)、开发(D)和生产(M)三大环节中,择一进行切入。但在细分环节建立优势后,是否需要向上下游延伸,就成为摆在CXO企业的重要抉择。
站在当下去复盘,完成R/D/M全链条布局,并整合出CRDMO商业模式的药明康德,显然走出了更符合当前产业发展趋势的路径。
▲资料来源:药明康德官网
CRDMO商业模式“漏斗”形成后,药明康德大大增强了自身的客户服务能力。以2025年一季报数据为例,药明康德在小分子CRDMO管线持续扩张,并在每个细分环节均取得同比增长——在2025Q1单季度,药明康德新增5个小分子商业化和临床III期项目。
药明康德的CRDMO商业模式何以成为业务竞争护城河?一是高效,二是可靠。
分工协作是社会现代性的体现之一,但在生产力(市场需求)尚未达到某种高度前,过分强调分工,反而会导致全产业链的生产效率降低。
以创新药行业为例,Big Pharma(大型药企)同样可以独立完成药物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但在管线的研发推进过程中,大型药企需要综合考察供应链结构、协调各部门进度。这种自上而下的大企业管理模式,虽然保证了标准统一,但实际效率可能大幅落后专业的CXO企业。此外,从经济体发展的镜像来看,工业阶段是基础,商业化是第二阶段,而终极阶段是金融。这也是大家所见,那些大型药企会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在商业化及金融阶段。
药明康德提供的CRDMO商业模式,本质是将新药研发各环节的需求完全打通,并在统一体系下高效推进。这既是创新型Biotech企业大概率无法完成的,也是Big Pharma企业急需补充的能力。
除高效外,CRDMO商业模式的另一个标签,就是可靠。
同样以CXO行业为例,当一款药品的R/D/M环节,分别被拆散至三家企业后,很可能由于各企业的沟通标准不统一,最终花费大量时间用于流程适配,反而降低了全产业链的生产效率。
药明康德打通新药研发的R/D/M环节后,成功将新药研发全流程置于自身统一标准下,最终大幅提升终端产品的可靠性。
据其官网信息,2024年全年,药明康德接受了来自全球客户、监管机构和独立第三方的802次质量审计,以及来自全球客户的58次信息安全审计。上述总计860次审计中,药明康德的通过率,高达100%。
依托成熟的CRDMO商业模式,药明康德已在CXO行业内,构筑了极强的业务护城河。基于稳健、可预见的业务前景,药明康德在面对外部不确定环境下,依然维持了年初所设定的全年业绩指引:预计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重回双位数增长10%-15%,即整体收入达到415-430亿元。与此同时,公司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达到70-80亿元,相对2024年翻倍增长。
【为什么重视股东回报?】
2025年3月18日,伴随药明康德年报数据、利润分配方案一并发布的数十份公告中,有一份名为《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简称《方案》)的公告,并未引起资本市场足够关注。
梳理《方案》全文,核心目标在于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公司经营预期,并给出具体行动计划。
以《方案》中第四部分“长期保证稳定现金分红,主动落实股份回购方案”为例,分红和回购,成为药明康德增强投资者持有体验的重要行动抓手。
根据《方案》,除已于2025年5月21日执行的年度分红、特别分红计划外,药明康德仍计划在2025年执行中期分红。
为将提升分红频率固定为正式制度,药明康德董事会已于2025年3月17日审议通过了《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制定中期分红方案的议案》。
除增加分红频率外,药明康德同时公布了2025年A股股份回购计划。
药明康德拟使用人民币20亿元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进行A股股份回购,并将回购股份全额用于注销和减少注册资本。
分红+回购力度不断提升,药明康德为何将增强股东回报作为自身的重要经营目标?或许可以从CXO、创新药行业的发展进程中获得一定启示。
根据Frost & Sullivan等机构统计,2016-2021年是国内CRO市场规模的飞速发展时期。2016年的我国CRO市场规模仅有约40亿美元;但截至2021年底,该数字已经飙升至约140亿美元——5年增长约3.5倍,年化复合增速高达25%-30%。
行业的高速发展,当然可以带来高效的财富积累;在高速发展的时代,市场永远追求的是速度和规模,过程中显然也会隐藏一些发展中的问题。比如国内投资者或多或少会模糊CRO与创新药行业的区别;甚至指数编制机构发布的创新药、CXO主题指数,往往也不对相关企业的主营业务进行精确区分。
从业务模式角度出发,创新药企业属于提出设计规划的“创意者”,而CXO企业则属于验证并执行设计规划的“搭建者”。
2016-2021年间的行业高速发展时期,CXO企业因为产业链“卖水人”的特性,获得了大量“安全性”溢价;但在创新药行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当下,CXO企业逐渐与创新药企业分野,走向更匹配自身商业逻辑的估值中枢。
CXO行业的均值回归,实质是产业生命周期规律的一种体现。因为作为CXO行业的“唯一”客户,创新药融资热潮已经阶段性结束,相关企业的研发需求,也会向更具有确定性的项目上收缩——这种全产业链的资本开支下降,若仍然以增量经济时代的逻辑来进行估值显然不是那么适配。
面对这种行业性估值收敛,CXO企业必须在增强自身经营能力的同时(比如像药明康德一样实现CRDMO全链条打通),增强投资者的股东回报收益,最终在获取到长期稳定的股东结构后,维持具有一定超额的“龙头”溢价。
左手提质增效,右手股东回报,绝大多数企业只要存续够久,就必须面临上述挑战。比如易方达基金经理张坤就在2024年基金年报中提到:
“所有经济体和企业最终都会面临增长的放缓……通过效率提升的增长方式,相比资本密集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质量更高,持续性也更强……终极意义上,企业的买家是自己。当估值便宜时,上市公司应该具备买下自己全部流通股的能力……过去几年,不少中国优质上市公司在股东回报方面有质的提升,市场很可能低估了这对投资者回报的长期效应……我们认为,公司治理的差距会越来越显著地反映在估值差异上。”
【最后的话】
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提出过一个重要理念:进入成熟期或衰退期的行业,并非完全没有投资价值。因为相关企业只要维持稳定分红,且经营情况不出现持续、大幅恶化,那么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很可能会比投资成长性行业更好。
国内CXO行业发展至今,或许已经走过了行业发展初期的高速增长阶段,并逐步进入商业模式成熟、回报预期稳健的成熟时期。
在增量经济、资本过剩的时代,一个经济体、一个行业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更多的是依赖资本投入和产能扩张,大家都在“求大”“求快”。
面对新时期的企业经营方向,过度增加资本开支、押注式规划业务逻辑,或多或少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版本。商业的本质不仅仅是追求增长、扩大规模,更要有效率。在存量经济时代,高效率的企业照样可以脱颖而出。
构建完善CRDMO商业模式,并已经从中受益的药明康德,正在为全球CXO行业摸索可以长期稳健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方案。而投资者在实际资产配置行为中,或许也会为“企业稳健经营”、“股东回报预期”等长周期投资指标,分配更多权重。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