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绍兴70后卖铜质文创获雷军投资,铜师傅冲刺IPO,急需突破天花板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星空
编辑 | 蛋总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被称作“铜装饰界的小米”——铜师傅,试图登陆资本市场。
5月9日,杭州铜师傅文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铜师傅”)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主板挂牌上市,由招银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成立于2013年的铜师傅,以其独特的铜艺文创产品在文创行业脱颖而出,获得了包括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内的多方关注和支持。
然而,铜师傅目前也面临着如何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问题,在铜工艺品市场天花板较低的情况下,如何讲好资本市场所重视的增量故事,将直接决定这家公司的未来。
1、俞光从卫浴跨界文创,获雷军赏识与投资
铜师傅的创始人俞光现年52岁,他是浙江绍兴新昌人,1991年毕业于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87届工艺美术班。
据俞光本人透露,他从6岁开始就想做生意了。在美术中专求学期间也做过小买卖,如摆地摊、卖对联、批发T恤衫等等。毕业之后,俞光还卖过保险、做过包工头搞装修,但都没有太大的成就。
直到2001年,年近30岁的俞光在新昌创办了浙江雅鼎卫浴洁具有限公司,从全铜毛巾架做起,切入卫浴生意,之后产品品类逐渐扩张到花洒、浴缸龙头等产品。
当时恰好赶上了外贸行业的红利期,俞光在短短一两年就实现了财富自由,开上了宝马7系。
俞光进入铜质工艺品行业实属偶然,从商多年的他,对关公像情有独钟,曾有一座香樟木的关公像摆在办公室,但时间一长就有些开裂,俞光觉得这不是好兆头,就想买一尊铜质关公像。
2013年,俞光发现市场上的铜质工艺品普遍不够精美,而他看中的一个1米多高的关公铜像竟然要价高达120万元,做卫浴时俞光就了解铜的市场价格也才几万元一吨,因此他觉得这座关公铜像要价高得离谱。
由此,他发现铜制品这个市场里的商机。
2013年3月,俞光创办了铜师傅,开始自制铜质工艺品。经过长达9个月的尝试、数千万元的前期投入,终于在2014年初做出一款铜质小沙弥。
2015年,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风靡全国,俞光带领铜师傅的团队也趁热打造了一款“欢乐西游”的产品,登上淘宝众筹,并获得216万元的筹资。
(图 / 铜师傅文创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
次年,铜师傅又推出“大圣之大胜”的铜质工艺品,又在淘宝平台上众筹了947万元,刷新了淘宝设计类产品的众筹纪录。
(图 / 铜师傅文创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
也是在2016年,俞光带领铜师傅实现销售额破亿,同时还带领他的雅鼎卫浴公司挂牌新三板,简称“雅鼎创意”,不过2018年12月雅鼎创意就从新三板摘牌,目前这家公司已经被A股上市公司海鸥住工收购。
俞光在铜师傅的创业过程中,对雷军和小米的互联网经营思路研究颇深,比如小米有个“米粉节”,铜师傅也做了类似的“铜粉节”。
俞光还曾效仿雷军的小米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总结出自己的创业八字诀“降维、专注、极致、口碑”。
2017年和2018年,雷军的顺为和天津金米曾两度投资铜师傅。雷军还曾称赞铜师傅是“小米体系之外最像小米的企业”。
上市前,俞光持有铜师傅约26.27%的股权,是该公司单一最大股东。顺为持股13.39%,金米持股9.56%。此外,央视基金持股3.13%、复星惟盈持股0.52%;歌手胡海泉间接持股的投资机构北京合众也持有铜师傅3.52%的股权。
可以说,俞光作为雷军的“忠实粉丝”,不仅在创业路上学习贯彻“偶像精神”,也得到“偶像”雷军的投资助力,但铜师傅能否成为资本市场上的“文创黑马”,就要看自身的业绩实力了。
2、铜师傅依赖单一品类,曾涉足木质家具却黯然收场
从铜师傅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该公司也面临一些挑战。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铜师傅的年营收分别约为5.03亿元、5.06亿元和5.71亿元。
其中,铜质文创产品的营收分别约为4.8亿元、4.88亿元及5.51亿元,占比分别为95.4%、96.3%和96.6%。
(图 / 铜师傅招股书)
可以看出,一方面是该公司营收面临增长瓶颈,连续3年未能突破6亿元大关。另外一方面,铜师傅的铜质文创产品在营收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连续2年营收占比超过96%,公司存在对单一品类依赖程度较高的风险。
尽管中国金属文创工艺产品的市场规模很大,2024年的市场规模252亿元,但细分到铜质工艺产品市场的规模却很小,2024年市场规模仅有16亿元,预计2029年将会增长到23亿元。
而在2024年,中国市场上铜质工艺产品收入前三名合计占据了71.9%的市场份额,即大约11.33亿元的市场规模,行业天花板非常明显。
(图 / 铜师傅招股书)
其实早在2017年4月,俞光就曾带领铜师傅开启了多元化布局,当时他们推出了木质文创产品“铜木主义”系列家具,据俞光透露仅购买新设备就花费600万元,进军家具领域的前期投资超过1300万元。
可惜的是,经过几年的经营,铜师傅最终决定自2022年起停止生产木质文创产品,报告期内,公司木质文创产品营收分别为1548.3万元、175.4万元及17.9万元,营收占比分别为3%、0.4%和0。而且这三年的收入主要来自出售存货。
鉴于对泡泡玛特在市场上的成功,俞光也学习他们推出了塑胶潮玩品牌“欢喜小将”,报告期内,铜师傅的塑胶潮玩实现营收328.6万元、1330.4万元和1425.2万元,营收占比分别为0.7%、2.6%和2.5%。
(图 / 铜师傅淘宝官方旗舰店)
此外,铜师傅旗下还有银质文创、黄金文创等业务板块。但这些新业务的营收表现并不理想,占比较小,尚未能对公司的整体营收结构产生实质性的改变。
报告期内,铜师傅的年内利润分别为5693.8万元、4413.1万元和7898.2万元。同期的毛利率分别为32.2%、32.4%和35.4%。
(图 / 铜师傅招股书 )
报告期内,公司自研IP带来的营收占比分别为94.1%、88.3%及93.7%,2024年其授权IP的营收占比不到7%。
公司手中的授权IP以国外IP居多,包括权力的游戏、复仇者联盟、蜘蛛侠、钢铁侠、功夫熊猫、侏罗纪世界、小黄人、速度与激情、疯狂原始人、变形金刚、猫和老鼠等。
对比泡泡玛特,该公司2023年和2024年授权IP的营收占比分别为16.5%和12.3%。显然铜师傅在授权IP的变现能力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并且铜师傅能否在国外授权IP中成功打造出爆款产品,对未来拓展海外市场也至关重要。
3、线上渠道营收占比接近8成,线下渠道战略并不稳定
「创业最前线」注意到,在销售渠道方面,铜师傅正面临两大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公司比较依赖线上销售收入。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铜师傅的线上直销(来自天猫、京东、抖音等旗舰店)的收入分别为3.55亿元、3.54亿元和4.03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70.6%、69.9%和70.5%。同期,第三方经销商在线上贡献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10.3%、9.3%和6.7%。
因此,报告期内铜师傅在线上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分别约为80.9%、79.2%及77.2%。这一数据凸显了铜师傅对线上业务的依赖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铜师傅在各个线上直销渠道的加权平均复购率分别约为59.2%、56.9%及56.4%,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俞光以及其他公司管理层需注意用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此外,依赖线上销售的铜师傅,如果遇到线上平台流量规则变化或合作变化,业绩也可能受到影响。所以,未来大力发展线下渠道十分有必要。
而铜师傅在渠道方面的第二个挑战就是其线下渠道战略并不稳定。
在线下门店的建设方面,公司一路发展颇为坎坷。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铜师傅有54家授权线下经销商运营着68家线下门店。
而早在2020年9月,在第46届中国(上海)国际家具博览会上,俞光就曾对媒体透露希望在2020年年底前,将线下经销商的门店扩展到100家。显然,现实的发展情况比俞光预想中要更慢一些。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铜师傅的期末经销商数量有所减少,分别是58个、72个和54个。其中2024年较上一年减少了18个,也体现了他们在渠道战略方面的调整。
(图 / 铜师傅招股书)
在线下直营门店方面,铜师傅2020年才首次布局,2022年他们经营着2家直营门店,但2023年出现了关店调整的情况,2024年又一口气开出7家直营门店。
截至2024年底,铜师傅共有9家直营门店,2024年线下直销收入为1760万元,仅占公司总营收的3.1%,平均每家直营门店的年收入不超过200万元。
与泡泡玛特对比一下,2024年泡泡玛特的零售店实现38.28亿元的营收,门店数量为401家,平均每家门店的年收入高达954.6万元。短期内铜师傅很难望其项背。
铜师傅在招股书中表示要在未来3年内开出30家线下直营门店,但其线下门店规模化经营能力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总而言之,铜师傅作为铜质文创领域的佼佼者,在绍兴70后创始人俞光的带领下,凭借多个爆款产品与雷军、央视基金等资本的支持,迈出了冲刺港交所IPO的关键一步。
然而,在光环与机遇背后,铜师傅面临的严峻挑战不可忽视:单一品类依赖、木质家具业务的折戟、线上复购率下滑以及线下渠道战略不稳定等,都将影响铜师傅未来的发展。
未来,铜师傅能否成功上市,「创业最前线」将持续关注。
*注:文中题图来自铜师傅淘宝官方旗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