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准备20年,上海冲击世界“谷城”

“谷子经济”大潮中,这座城市成为焦点。
游戏人物身穿一身精致的旗袍,讲着一口地道的沪语,穿梭在极具上海城市特色的大街小巷之中……
2024年秋季,一款名为《归龙潮》的二次元游戏在社交媒体上火出圈,游戏里蕴含的上海元素也让不少上海市民直呼亲切。
事实上,在上海,这样的二次元热潮,几乎隔几天就会上演。
01 上海,中国第一“谷城”!
仅仅截取2024年7月的一个片段就能管窥一二:
整个7月,短短一个月里,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BilibiliWorld 2024、ChinaJoy等动漫领域头部展会接连亮相沪上,吸引全国各地爱好者来沪参展、消费。
除了知名展会外,上海随处可见二次元联动,不仅奶茶、快餐热衷联名,包括地铁也搞出了联名款。
上海,在许多媒体的报道中,往往会用“中国二次元浓度最高的城市”来称呼。
属于上海的二次元荣光还不止于此。
在2024年末频频登上微博热搜的“谷子经济”这一词汇里,上海是关联程度最紧密的城市。
什么是“谷子”?
其实是英文单词“goods”(商品)的音译,指的是由漫画、动画、游戏、偶像等ACG领域版权作品衍生出来的周边产品。
买二次元衍生品被叫作“吃谷”,卖二次元衍生品则是“谷子店”。
二次元兴盛之城,就是“谷城”;如果全球顶流,就是世界“谷城”。
有媒体通过走访的门店和查看本地生活平台登记的门店信息统计发现,全上海有超过200家“谷子店”,门店数量是全国最多的。
这还仅仅是热门商圈内的门店,不包括散落在全市各地大大小小的“谷子店”。
能够如此风靡,也有收益奇迹的榜样示范。
02 全新“谷子”路线,来了!
2020年代开始,实体商超的日子过得更加难,但出现了一个特例,即拥有“谷子店”的商圈。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来自上海。
2023年1月,被称为“国内首座聚焦次元文化的商业体”的上海百联ZX创趣场落成,拉开了国内商场爆改二次元的帷幕。
据上海市国资委公开信息,2023年,百联ZX创趣场销售额达3亿元,接待顾客950万人次,会员数达20万人。
项目转型前日均客流只有6000人次,转型后平日客流达2万-3万,节假日客流达3.5万-6万,增加了3-8倍。
而在2024年前三季度,其销售收入更是同比上涨84%,客流量同比上涨约40%。
有“谷子”是财气,就成了上海二次元经济大爆发的“繁花”。
只是,真的就如此简单吗?
显然,上海能成为“谷子经济”的策源地,还有着比二次元浓度更高的“故事”,解锁的钥匙同样很有中国特色、上海风情。
谁说二次元经济一定要从动漫起步?
之所以有这样的惰性思维,在于二次元这一概念来自日本。
从战后萌芽到兴盛,日式漫画在全球独树一帜,成为一种特殊的全球化产品。
二次元经济在日本的路线则是发源于漫画(出版产业),再向影视游戏产业扩散。
然而,中国二次元一定要按照日本模式吗?
为何不能有中国特色?
日本二次元从最强悍的漫画出发,进击动画、游戏和玩具。
中国二次元完全可以从国产游戏这个“虚拟世界最强产业”,去扩张。
为何必须是上海?
很多人往往会第一时间用海派文化来作答。
但如果看看《上海游戏出版产业报告》,或许更有说服力:
2022年中国游戏产业近十年首次出现收缩时,上海网络游戏逆势增长,同比增长3.66%,国内流水超过千万的移动游戏,每4款就有一款来自上海。
2023年上海网络游戏总销售收入达1445.28亿元,同比增长12.89%;移动游戏销售收入923.62亿元,市场占有率达77.6%……
有如此后盾,上海冲击全球二次元魔都,也算真正拥有话语权。
03 游戏,上海的底牌!
上海二次元,有两个关键词,传奇、原神。
如果没有《传奇》,上海或许会和游戏错过。
如果没有《原神》,上海或许难有新传奇。
上海一地占据中国游戏市场的半壁江山,并非没有来由,甚至于20多年前,更猛。
中国游戏产业的奇点,始于2001年的上海。
当时的盛大游戏引进了韩国游戏《热血传奇》,创造了中国游戏的第一个高峰。
盛大的成功,让上海成为中国游戏的“硅谷”,如果更精确的定位,则是浦东张江。
游戏是高度市场化的行业,研究要到第一线去,到最集中的地方去,要遵循“人才就近”原则。
由于有盛大,2000年代最成功的中国游戏公司,往往选择落户于此:代理《魔兽世界》的第九城市、奠定免费游戏模式的巨人网络……
花无百日红!
如果说新世纪的头十年,上海扛起了中国游戏产业的大旗。
那么第二个十年,昔日多高光,就有多落寞。
简言之就是代理游戏的美好时光结束,国产游戏占据了市场主流。
同时,网游时代从端游快速迭代到了手游。
当年在张江靠代理游戏成功的盛大、九城逐步黯淡,自主研发端游的巨人、完美世界也在转型手游上因没能及时转换思维而掉队。
这十年,游戏之都是双城模式:广州、深圳,因为那里有网易、腾讯。
但上海并没有就此沉寂,新的力量正在聚集,只是阵地换了,转向了徐汇区漕河泾。
在2010年代开始,米哈游、莉莉丝、鹰角、沐瞳、悠星等一批新企业逐步在漕河泾扎根并崛起。有数据显示,到2020年,上海半数以上的移动游戏头部企业和行业产值,也转移至此。
从张江到漕河泾,不到30公里路程,上海游戏产业走了20年,完成了从端游到手游的蝶变,也迎来了上海游戏产业的再次高光。
数据显示,2023年出海收入排名前30的手游发行商的海外总收入为109亿美元。
其中,米哈游凭借《原神》《崩坏:星穹铁道》等,在出海手游公司的年度收入榜上位列榜首;莉莉丝位列第4,悠星网络位列第8,沐瞳科技分别位列第11。
为何会是漕河泾?
澎湃研究院曾指出:1990年代,全球知名游戏开发公司育碧落户上海徐汇,随后进入游戏行业的腾讯选择了靠近育碧、EA等游戏外企的漕河泾。
可游戏大兴之地,就会进阶二次元之城吗?
未必,但上海却已准备了20年……
04 从传奇到原神,为何用了20年?
从张江到漕河泾,上海游戏产业走了20年。
从游戏到二次元,同样用了20年两代上海游戏人去圆梦。
盛大游戏创始人陈天桥曾有个“迪士尼梦”。
在《传奇》成功后,盛大用了差不多十年时间不断并购,酷6、榕树下、起点文学网……
一个从网游延伸开来,涉足小说、出版、电影、音乐、视频、旅游等多个方面,几乎涵盖文化娱乐产业各个节点的庞大盛大互动娱乐帝国。
为了补齐链条,盛大还创立了一家专门开发游戏周边产品的公司。
为何“网上迪尼斯”的梦想消散无踪了呢?
原因很多,盛大的衰落是主因。
靠代理游戏成功的盛大,直到现在(现在改名为盛趣游戏),其核心驱动还是当年那个传奇IP,一个版权纠纷从未停歇,且来自韩国的IP。
显然,没有真正国产IP去驱动,二次元的中国梦根本无从谈起。
传奇谢幕,梦想却没有终结,接力棒交给了新生代“魔都三姐妹”手上。
所谓“魔都三姐妹”是上海游戏圈的一个“黑话”,主要指代米哈游、莉莉丝、叠纸这三家公司。
由于米哈游的“游戏里全是妹子”,莉莉丝的公司logo是一个女神,叠纸则只做“妹子玩的游戏”,因此三家公司被称为“三姐妹”。
听名字就知道,这些游戏很垂直,冲击二次元、女性向等赛道。
尤其是米哈游,二次元游戏《原神》、《崩坏》系列的成功,让二次元赛道变成了肉眼可见的金山银山。
而走进位于苍梧路519号光启园4期1号楼的米哈游总部,更是如同走进属于“二次元玩家”的殿堂。
为何选择二次元风格做游戏?
米哈游创始人蔡浩宇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及制作二次元游戏的初衷:我自己就是一个漫迷,我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我喜欢的人他们都会来喜欢这个东西。
有媒体则报道称,《原神》的周边商品总能给玩家带来超预期的惊喜。
一位玩家在购买了原神的周边服饰后表示,“虽然是第一次在老米家(米哈游)买衣服,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老米你还记得你是做游戏的吗?”
这一波谷子经济,上海赢麻了,但这只是驶入更广阔蓝海前的开胃菜。
刊载于《创意世界》杂志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