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员工上班途中遭遇洪水身亡是否算工伤?

访客 2025-08-05 10:04:37 21440
员工在上班途中遭遇洪水身亡的情况是否算作工伤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员工在前往工作地点的合理时间内遭遇意外,且该意外符合工伤认定的相关规定,那么可以认定为工伤,具体的认定还需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工作性质、员工行为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于此类情况,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以确定是否属于工伤范畴。
以下是严格保留原有信息内容、结构和格式(包括 `

` 标签、`

` 标签等)后的原文内容,未作任何修改: --- 导读:近期,某地工厂员工纪某在上班途中被洪水冲走身亡的案例引发社会热议。工厂为其申请工伤认定遭拒,人社局以“职工对事故负主要责任”为由不予认定,而法院最终撤销该决定并责令重新认定。下面小编将结合真实案例与法律条文,从“上下班途中遭遇自然灾害”和“工伤死亡认定三要素”两个维度,解析工伤认定的法律逻辑与实务操作。

员工上班途中被洪水冲走后死亡算工伤吗?

  在纪某案中,人社局认为“洪水不属于道路交通事故”,但法院明确指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司法实践,交通事故的本质是“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

  纪某驾驶电动车被洪水冲走,虽非传统机动车事故,但属于“意外事件”导致的伤害,符合交通事故的广义定义。

  派出所出具的《情况说明》也证实其死亡原因为“交通意外事故”,排除了自杀、犯罪等排除情形。

  人社局主张纪某“明知洪水危险仍强行通行,应负主责”,但法院驳回了这一观点。法院认为,事发时为夜间暴雨,路面被淹没且无警示标志,纪某作为普通劳动者难以对路况作出准确判断。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若用人单位无法证明职工存在故意犯罪、醉酒、自残等排除情形,则应推定其无过错。

  本案中,人社局未提供纪某“主动冒险”的证据,反而有防汛人员劝阻未果的记录,故认定其“非本人主要责任”。

  路线合理性需证明职工沿“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或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通行。

  事故责任认定优先依据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若无认定书,需通过现场监控、证人证言、气象证明等材料,综合判断职工是否负主责。

  若主张职工“故意冒险”,需提供其明知危险仍强行通行的证据,如短信记录、现场视频等。

工伤死亡认定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是什么?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工伤死亡需发生在“工作时间”内,包括法定工作时间;

  预备性工作如提前到岗检查设备、准备材料;收尾性工作如下班后清理现场、归还工具等。

  工作场所不仅指固定办公地点,还包括因工外出场所,如业务员拜访客户途中、司机送货途中;上下班合理路线,如纪某案中,从家到工厂的必经之路;临时工作场所,如因施工需要临时搭建的工棚。

  直接工作原因,如操作机器受伤、履行职责被暴力伤害;

  视同工伤情形:

  1. 工作时间突发疾病48小时内死亡;

  2. 抢险救灾等维护公共利益活动中受伤;

  3. 旧伤复发(需提供革命伤残军人证)。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