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愿离职是否还能获得补偿金?
关于自愿离职是否能获得补偿金的问题,具体情况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条款来确定,如果员工自愿离职,且公司没有违反劳动法规定,员工可能无法获得补偿金,但如果员工离职是由于公司存在违法行为,如未支付工资或未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等,员工可能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具体情况需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答案,摘要字数在100-200字左右。
自愿离职的还能给补偿金吗?
劳动者因个人原因自愿离职,依照《劳动合同法》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这种单纯因个人因素主动离职的,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但如果用人单位存在特定违法情形,劳动者自愿离职也有权获得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若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长期拖欠工资;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情况。
这种情况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且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自愿离职还能申请劳动仲裁吗?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其中包括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也就是说,自愿离职若涉及争议,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
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之间,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都属于仲裁受理范围 。
此外,申请劳动仲裁有时间限制,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若劳动者自愿离职后发现权益受损,需在规定时效内申请仲裁,否则可能面临败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