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2025年哪些财产不能被强制执行?

访客 2025-08-29 10:04:59 7903
到2025年,一些特定的财产可能无法被强制执行,这些财产可能包括个人基本生活必需品、某些形式的财产权益以及法律特别保护的财产等,具体的规定可能会因法律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当时的法律来确定哪些财产不能被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法院会依法保护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2025年不能强制执行的财产有哪些?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物品,如衣服、家具、炊具、餐具等,不得被查封、扣押、冻结。

  其生活必需费用,若当地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依此标准确定的费用也受保护。

  同时,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完成义务教育所必需的物品,像课本、学习用具等同样不能被执行,以确保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不受影响。

  此外,未公开的发明或未发表的著作,因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及作者权益,也不在强制执行范围内。假设一位科研人员有未公开的科研成果,即便其面临债务问题,该成果也不会被强制执行。

  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用于身体缺陷所必需的辅助工具、医疗物品,如轮椅、助听器、治疗特定疾病的药品等,也禁止被执行。

强制执行费用多少钱?

  依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四条,申请强制执行的费用交纳有着明确标准。若执行案件没有执行金额或者价额,每件需交纳50元至500元。

  执行金额或者价额不超过1万元,每件交纳50元;

  超过1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 1.5%交纳;

  超过5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1%交纳。

  另外,申请保全措施的费用,根据实际保全的财产数额计算,财产数额不超过1000元或者不涉及财产数额的,每件交纳30元;

  超过1000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不过当事人申请保全措施交纳的费用最多不超过5000元。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