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非法开垦草原定罪标准明确,最高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访客 2025-07-26 18:49:17 2867
针对非法开垦草原的行为,法律明确了定罪标准,最高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一措施旨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严厉打击非法开垦草原的犯罪行为,促进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非法开垦草原定罪标准是什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草原资源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若违反草原法等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草原并改变其用途,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且造成草原大量毁坏的,将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定罪处罚。

  除面积标准外,若非法占用草原改变用途,数量较大同样认定为 “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

  需要注意的是,单位实施非法开垦草原等破坏草原资源的犯罪行为,同样会受到法律制裁。对实施犯罪行为的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相关定罪量刑标准进行处罚。

私自开垦荒山怎么处罚?

  若荒山被划定为林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私自开垦属于违法行为。若开垦造成林木毁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草主管部门会责令停止违法活动,要求违法者限期在原地或异地补种毁坏株数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树木,同时可处毁坏林木价值五倍以下的罚款。

  当荒山属于草原范畴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非法开垦草原,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植被,没收非法财物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若没有违法所得,也会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此外,私自开垦荒山若涉及改变土地用途,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还可能面临土地管理相关法律的惩处。

  由自然资源等有关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退还非法占用土地,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占用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并处罚款。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