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百济首次季报超恒瑞,创新药企解锁下一阶段生存挑战

访客 2025-05-12 14:56:18 33757
百济首次季报超恒瑞,创新药企解锁下一阶段生存挑战摘要: 生命科学领域的博弈,早已成为衡量各国全球竞争力的关键筹码。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创新药来源...

生命科学领域的博弈,早已成为衡量各国全球竞争力的关键筹码。

百济首次季报超恒瑞,创新药企解锁下一阶段生存挑战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创新药来源国,在全球新药引进市场中占据38%的份额。

近期,前美国FDA局长Scott Gottlieb在STAT上发表文章,探讨了新药研发正逐渐从美国转移,尤其是流向中国的趋势。他指出,如果美国不采取变革措施,其在生物制药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将受到威胁。

而为了稳固美国创新药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特朗普政府近期也动作频频。5月6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推动本土药品制造业回流,要求FDA缩短本土制药企业审批周期、简化监管流程,同时提高境外工厂检查费用并强化突击检查频次;他还透露,将于两周内就药品进口关税调整事宜发布声明。

与此同时,随着大部分上市企业发布了2025年Q1财报,中国药企“一哥”之争俨然越发扑朔迷离。


2025年2月27日,创新药企百济神州以3150亿元的市值超越恒瑞医药,登顶A股“医药一哥”。截至5月9日,其仍是中国市值最高的药企。2025年Q1,百济神州以80.2亿元营收首次超越恒瑞医药(72亿元)。


01、“一哥”争的不是营收,而是未来的希望


随着中国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2000年之后,一批可能对全球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本土创新药企应运而生。这些企业与以往的民营药企不同,专注于研发与全球市场接轨的创新药物,被称为Biotech。其中,百济神州(成立于2010年)、信达生物(成立于2011年)、君实生物(成立于2012年)等,凭借当时热门的PD-1药物,率先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作为“后浪”的这些Biotech承载着中国医药领域的希望。而从Biotech到BioPharma,这些企业的目标或许都是瞄准“全球制药巨头”(Global Pharma)。

根据2025年第一季度已发布的营收数据,TOP50榜单中已有七家创新药企位列其中,

  • 百济神州,营收80.20亿元(+50%),净利润0.09亿元(+101%);

  • 艾力斯,营收10.98亿元(+48%),净利润4.10 亿元(+34%);

  • 贝达药业,营收9.18亿元(+25%),净利润0.95亿元(+2%);

  • 再鼎医药,营收7.64亿元(+24%),净亏损3.48亿元(同比收窄8%);

  • 荣昌生物,营收5.26亿元(+59%),净亏损2.54亿元(同比收窄27%);

  • 神州细胞,营收5.20亿元(-15%),净利润0.64亿元(-14%);

  • 君实生物,营收5.01亿元(+31%),净亏损2.60亿元(同比收窄13%)。


能否实现盈利并依靠产品收入维持长期的盈利性是评价BioPharma的关键指标,从这个角度来看,百济神州和艾力斯的表现较为突出。

2025年Q1,百济神州以80.2亿元营收及50%的增速彰显创新药企NO1的表率。

更重要的是,作为全球瞩目的中国创新药企,首次实现GAAP季度盈利(美股财报显示净利润127万美元),经营性现金流显著改善,已连续三季度正运营现金流(收入>支出)。

核心产品贡献显著,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7.9亿美元)约56.92亿元(+63.7%),占营收70.7%;替雷利珠单抗销售额(1.7亿美元)约12.45亿元(+19.3%)。

美国市场贡献最大,营收占比约51%(同比增长61%),中国营收占比约36%(同比增长25%)。

在美国市场,泽布替尼首次跃居BTK抑制剂市场的整体份额首位,全球治疗患者超20万例。2025年一季度,其在美国销售额总计40.41亿元,同比增长61.9%。

这款产品在2019年实现了中国原研肿瘤创新药出海的“零的突破”。而若将头对头试验比作中国创新药的“诺曼底登陆”,泽布替尼亦捍卫了其全球BIC的地位。

在全球3期头对头研究ALPINE试验中,泽布替尼成为全球首个且唯一在CLL/SLL中对比伊布替尼实现PFS与ORR双重优效的BTK抑制剂。

2023年6月,伊布替尼的原研厂商Pharmacyclics将百济神州告上法庭。

2025年4月30日,百济神州宣布,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作出了一项最终书面决定,宣布Pharmacyclics旗下公司对‘803专利授权后复审程序中受到质疑的‘803专利的全部权利无效。

*** 目前,艾伯维尚未对是否会对最终书面决定提起上诉作出回应。


创新药行业的核心逻辑在于——全球化的竞争力是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而美国市场尤为关键,这是因为美国不仅拥有全球最高的药品价格,还是全球最大的医药消费市场。

从全球头部药企的营收结构分析可见,美国市场已成为其核心收入来源。无论总部位于何处,多数头部药企美国市场营收占比超 50%,本土市场营收占比普遍低于20%。以首个跻身全球头部行列的亚洲药企武田制药为例,其2024财年美国市场贡献52%的营收,而日本本土市场仅占11%。

这一数据凸显了美国作为全球最大医药市场的战略地位,也反映出头部药企高度依赖海外市场的经营特征。

因此,创立之初就在中、美同步布局的百济神州或许有着先天优势。

扩展阅读:谁能穿越周期系列?百济神州700亿融资下的辉煌梦想


目前,泽布替尼和替雷利珠单抗已在全球80多个市场获得批准或提交申请。

2025年4月28日,百济神州获得股东批准,即将启用新的英文名称BeOne Medicines Ltd.,并将公司注册地迁至瑞士,这一举措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完成。或是其向全球化迈出的重要一步。

瑞士巴塞尔,作为欧洲生命科学的核心枢纽和全球制药产业的发源地之一,拥有由罗氏、诺华等巨头构建的完整产业链生态。这里还汇聚了顶尖的科研机构,例如巴塞尔大学,以及丰富的临床试验资源。百济神州在欧洲的本地化团队也在持续壮大中。

而在应对全球地缘政治压力的背景下,百济神州通过多元化原料药(API)供应来增强企业的韧性。瑞士供应商已被批准作为第二原料药来源,同时,公司还在与西班牙供应商进行洽谈。

此外,百济神州建立了充足的库存,以应对常规需求和潜在的贸易政策/关税风险。位于美国新泽西霍普韦尔的新工厂,投资8亿美元,已于2024年投产,主要供应美国市场,未来还计划扩展至其他剂型,确保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2、创新药企时代全面来临


艾力斯的营收体量虽然不高,但是净利率高达37%(2024年净利率达40%)。

  • 通常而言,大型药企净利率在15%-25%(头部企业可达20%以上),创新药企业(产品商业化阶段)净利率约5%-15%(部分成熟企业可达15%以上)。


此外,虽然其目前只有一款在售产品——伏美替尼(艾弗沙),而作为第三代EGFR-TKI抑制剂,2024年毛利率高达96.92%;不仅远超创新药行业平均,甚至超越茅台。

探究其原因,首先是产品本身的优势。伏美替尼具备“双重活性、高选择性、双脑渗透”特性,对脑转移具有显著疗效,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它是全球首个针对EGFR PACC突变的三代TKI,且对Exon20ins、敏感突变、T790M均显示出有效性。

2024年,中国三代EGFR-TKI市场的规模约200亿元人民币,其中奥希替尼的市场份额约为40%-50%,推算伏美替尼的市场份额约10%-15%。

其次,实现研发与销售费用的精准控制。艾力斯目前研发投入与销售投入差异很大,2025年Q1其研发占比仅8%,而销售占比达41%。

艾力斯销售团队人数几乎是研发的三倍多;在研发上以大力拓展伏美替尼适应症为主,目前伏美替尼在辅助治疗、20外显子插入突变一线治疗、EGFRPACC突变的III期临床试验中,伴脑转移成人患者一线治疗也获批准。预计随着更多适应症获批,市场空间也将扩大。

至于创新管线的补充,艾力斯主要采取License-in策略。例如,基石药业的普拉替尼在中国大陆的商业化权益已转让给艾力斯。随着普拉替尼的本地化生产,预计在2026年加入医保后,将实现销售增长,从而为公司业绩带来正面影响。

同时,艾力斯正积极开发从和誉生物引进的新一代EGFR口服小分子抑制剂AST2303,该药物旨在治疗携带EGFR C797S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目前,AST2303正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

而百济神州用15年时间完成“三级跳”。按照其营收以及全球影响力等,预计明年或将首次跻身PharmExec发布的全球药企TOP50年度榜单。

百济神州从“BioPharma”向“Global Pharma”的转型,也预示中国创新药企将进入“全球化竞争”的新阶段。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