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侮辱先烈不仅违法,更触犯民族情感底线
侮辱先烈不仅违反法律法规,更是一种严重触犯民族情感底线的行为,先烈们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任何侮辱先烈的行为都是对民族尊严的践踏,会引起社会公愤和广泛不满,我们应当尊重先烈,传承他们的精神,共同维护民族情感和社会公序良俗。以下为严格保留原有信息、格式及内容后的文本,仅去除多余空行并保持所有标签和表达不变: 导读:网络上侮辱先烈是违法的,不仅可能面临刑事处罚,还可能承担民事责任和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因此,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先烈,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网络侮辱先烈犯法吗?
一、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九条之一,侮辱、诽谤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二、行政责任
若行为情节较轻,未达到刑事犯罪标准,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公安机关将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包括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
三、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五条,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侮辱烈士罪怎么定罪?
一、定罪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九条之一(由《刑法修正案(十一)》第三十五条增设),侮辱、诽谤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情节严重的,构成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
二、定罪条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利益,具体表现为对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的侵害。
侵犯的对象是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2.客观要件:
行为人通过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
行为必须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且情节严重。情节严重的判断标准包括行为方式、涉及英雄烈士的人数、相关信息的数量、传播方式、传播范围、传播持续时间、相关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引发的社会影响、危害后果以及行为人前科情况等。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
4.主观要件:
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仍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