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视神药”的销售,搞砸了!

4月21日及29日,兴齐眼药相继发布2024年、2025年一季度财报,“近视神药”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的成绩单也借此曝光。
根据兴齐眼药的财报,2024年,“近视神药”销售额满打满算不到7亿元;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3.24%之后,也就刚刚赶上去年二三季度的水平。
这与市场的估计大相径庭。国盛证券研报曾预计,兴齐眼药的阿托品滴眼液2024年收入有望达到约15亿元,德邦医药更为乐观,预计销售有望达到20-30亿元。
阿托品滴眼液的大单品故事,终究错付了?
销售不及预期
2024年3月,兴齐眼药的硫酸阿托品滴眼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成为中国首款用于延缓儿童近视进展的低浓度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上市之前,阿托品滴眼液以院内制剂销售,被家长捧为“近视神药”。
兴齐眼药没有在年报中直接披露阿托品滴眼液销售情况,仅表示2024年度和2025年一季度的销售额均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0%以上。根据财报数据,我们可以估算其大致销售成绩:
阿托品滴眼液归入兴齐眼药的滴眼剂大类中。去年,整个滴眼剂大类收入同比增长1倍,增加约7亿元。
在阿托品滴眼液上市之前,兴齐眼药主要通过院内制剂方式销售,相关收入计入“医疗服务”大类中。2024年公司医疗服务收入同比大幅下降2.2亿元,能够和阿托品滴眼液上市对应起来。
即使2024年销售额增加的7亿元全来自阿托品滴眼液,这一收入也与市场预期相差悬殊。
根据兴齐眼药2022年的披露,2021年阿托品滴眼液创造收入约2.8亿元,是以院内制剂的形式销售。产品正式获批后,销售并没有爆发式增长。
阿托品滴眼液于2024年3月获批,4月份正式全国铺货销售,根据财报,2024年二季度起到2025年一季度,兴齐眼药营收分别为5.42亿元、5.47亿元、5.04亿元、5.36亿元,自上市第三季度起,销售爬坡已经停止。
这表明,阿托品滴眼液并没有带动公司的整体销售额。
网络渠道的反馈也可以佐证其销售情况。4月29日,健识局在阿里大药房阿托品滴眼液的商品评价中发现,今年3月,还有不少买家收到的是2024年5月生产批次,产品有效期仅剩半年左右。
去年5月,兴齐眼药公司投资纪要显示,公司新增3条产线,24小时不间断生产来满足产品的市场需求。2024年底,公司产品库存量同比增加八成,库存增加主要是由于阿托品滴眼液上市所致。
院内推广不力?
院内推广不力,可能是“近视神药”销售不佳的部分原因。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爆火于互联网,当时它还只是院内制剂,正式上市后,反倒在互联网端低调了很多。4月29日的业绩说明会上,兴齐眼药披露,2024年该产品销售以线下渠道为主导,销售占比超50%。
这主要是因为兴齐眼药前期把重点放在医院渠道的推广上。公司此前披露,民营与公立医院是准入相对较早的客户群体,在确保合规的前提下,再逐步拓展互联网平台等渠道。
兴齐眼药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阿托品滴眼液的院内准入工作。去年11月,公司曾回应投资者称,三季度的医院准入率大幅上升,除浙江、福建、湖南外,目前大部分省份挂网工作都已完成。4月29日,公司披露,阿托品滴眼液已经进入全国超过4000家公立及民营医疗机构。
但医院的眼科是否有意愿推广阿托品滴眼液?
据上海电视台去年3月采访,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五官科一天接诊的近视患儿中,只有约10%被建议使用低浓度阿托品,优先度排在光学治疗后面。
上海一家民营眼科医院负责人告诉健识局,近视防控治疗方案多样,医生会根据自己的选择来推荐不同产品,而且有水平的医院也有资质自行生产不同浓度的阿托品院内制剂。
政策规定,市场上已有供应的品种不得作为医疗机构制剂申报。但只要轻微调整浓度,就可以继续销售。
健识局发现,去年9月曾有媒体报道称,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提供自制的0.015%硫酸阿托品滴眼液。
兴齐眼药可能也意识到了零售领域的重要性。去年11月,公司回应投资者称:接下来,公司在做好临床推广的同时,继续拓展零售领域,积极探索新模式,实现更大程度的市场覆盖。
但是留给兴齐眼药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2022年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中提到:儿童用药给予最长不超过12个月的市场独占期,但是目前该文件尚未实施。
今年1月,兆科眼科阿托品滴眼液的简化新药申请获受理。仅一月后,恒瑞医药同类型产品也已经提交了上市申请。兴齐眼药的市场“独占期”进入倒计时。